[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检测用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3464.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彭陈;朱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注射筒 润滑油 内腔 塞子 润滑油检测 活塞 顶部设置 检测装置 引流装置 出水管 出油管 鼓气泵 右侧壁 罐口 减小 底座 进入检测装置 润滑油污染 引流 顶部中央 出气端 导气管 过滤网 活塞杆 截止阀 进油口 刻度线 引流管 左侧壁 插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检测用引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罐体的左侧设置有注射筒,注射筒的内腔设置有活塞,活塞的顶部设置有活塞杆,注射筒的左侧壁设置有进油口,注射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罐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罐体的顶部中央处设置有罐口和鼓气泵,罐口的内腔设置有塞子,塞子的顶部插接有引流管,鼓气泵的左侧出气端设置有导气管,罐体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油管和出水管均设置有截止阀,罐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刻度线。本发明能够通过对润滑油进行引流作用,进入检测装置时,减小润滑油污染检测装置的可能性,减小润滑油在导入检测装置时产生气泡的可能性,提高润滑油导出量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引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检测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在润滑油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润滑油的性能进行检测,其中包括粘度、粘度指数、闪点以及倾点等检测项目。在以上的检测项目中,需要把润滑油导入检测装置中进行检测,但是传统的向检测装置中进入被检测的润滑油时一般直接加入润滑油,容易造成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影响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并且容易在润滑油中产生气泡,不利于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同时,在实际检测要求下,部分检测项目需要精确润滑油的用量,传统的引流手段难以控制润滑油的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检测用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检测用引流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对润滑油进行引流作用,并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使润滑油进入检测装置时,减少润滑油中的杂质,减小润滑油在导入检测装置时产生气泡的可能性,提高润滑油导出量的精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润滑油检测用引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左侧设置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内腔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注射筒的左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注射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且出油管的出油端与罐体左侧壁底部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央处设置有罐口,所述罐口的内腔设置有塞子,所述塞子的顶部插接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底部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罐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鼓气泵,所述鼓气泵的左侧出气端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伸入罐体的内腔顶部,所述罐体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位于过滤网的下方,所述出油管和出水管均设置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透明罐体,便于观察罐体中的润滑油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刻度线,且刻度线的“0”刻度位于贴近过滤网的上方,便于读取润滑油的导出量,相较于“0”刻度在过滤网的下方,减小过滤网对读数的影响,提高读数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座,便于保持引流装置的稳定性,提高刻度线读数的精确性。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设置有相适配的防尘塞,且防尘塞左侧直径大于进油口的左侧进油端的内径,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注射筒中,对注射筒中的润滑油造成污染的同时,可以防止防尘塞穿过进油口进入注射筒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的底部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便于润滑油进入注射筒的内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过滤网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可以使润滑油在除去固体杂质后到达过滤网的上方,并且通过鼓气泵向罐体中排入空气,增大罐体中的气压,使润滑油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通过引流管排出进入检测装置中,其中由于润滑油会充满引流管底部内腔,不会产生气泡,并且通过刻度线可以确定润滑油的导出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察植物内部显微结构的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尿液细胞采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