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及鲁氏帮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470.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台富士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12 | 分类号: | F04C18/12;F04C29/00;F04C2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鲁氏帮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与鲁氏帮浦。转子用于鲁氏帮浦。转子包含中心轴、叶轮以及披覆层,叶轮环绕中心轴,披覆层覆盖在叶轮上,其中披覆层的材质与叶轮的材质不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转子的鲁氏帮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及帮浦,且特别是有关一种用于鲁氏帮浦的转子及鲁氏帮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真空技术被广泛使用,举例来说,半导体工艺中的薄膜沉积、干刻蚀、离子植入或微影工艺,均需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连带带动了真空帮浦(又称真空泵)的发展。
在众多真空帮浦中,由于干式真空帮浦在进气、压缩、排气等行程中,转子运动所扫过的行程并不需要油脂来润滑或密封,可避免油气回流而可维持较高的洁净度,故被大量应用于科技产业。
干式真空帮浦依据其所使用转子型态的不同,可分为鲁氏帮浦、爪式帮浦、螺旋式帮浦等,其中鲁氏帮浦因工作特性稳定,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维修周期长而引起广泛注意,鲁氏帮浦的工作原理,乃是通过两个转子以相反方向旋转而压缩空气,并将气体由低压端带至高压端以达到抽真空的效果。
公知鲁氏帮浦的转子,包含中心轴与叶轮,中心轴与叶轮均使用高强度的金属材质制造,借以提供所需的结构强度。然而,使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会导致整体重量过重。此外,叶轮的轮廓线(又称型线)是由一组特定曲线组合而成,在制造叶轮时通常先预铸一个块材,再通过加工除去大部分材料并铣出轮廓线(例如使用球刀铣),其具有浪费材料、加工时间长以及不利于量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转子及鲁氏帮浦,以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转子,用于鲁氏帮浦,转子包含中心轴、叶轮以及披覆层,叶轮环绕中心轴,披覆层覆盖在叶轮上,其中披覆层的材质与叶轮的材质不同。
依据前述的转子,其中披覆层与叶轮可以埋入注射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一体成型。
依据前述的转子,其中披覆层的密度可小于中心轴的密度,披覆层的材质可为塑料。
依据前述的转子,其中叶轮的密度可小于中心轴的密度。叶轮可以挤压(extrusion)的方式制成。叶轮的材质可为含铝金属。叶轮可包含中空部。叶轮可为两叶型、三叶型或五叶型。
依据前述的转子,其中中心轴的材质可为中碳钢或合金钢。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鲁氏帮浦,包含帮浦本体以及前述的转子,帮浦本体其内形成有帮浦腔室、入口及出口,入口与出口均连通于帮浦腔室,转子设置在帮浦腔室内,且转子用以将气体由入口排放至出口。
本发明的转子,通过披覆层的材质与叶轮的材质不同,有利于使用其他方式制造叶轮,进而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缩短加工时间并有利于量产。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鲁氏帮浦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鲁氏帮浦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鲁氏帮浦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210、310:转子
111、211、311:中心轴
112、212、312:叶轮
113、213、313:披覆层
114、214、314:中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台富士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台富士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