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体和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765.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伍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鹏飞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玉花;黄贞君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体 电子烟 目标液体 雾化 烟油 金属纤维毡 充分接触 多孔结构 传统的 通孔 发热 加热电子 雾化效率 用户体验 陶瓷芯 油流道 堵孔 干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体和电子烟。一种发热体,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纤维毡,所述金属纤维毡用于发热后对目标液体进行雾化。上述发热体,用于发热后对目标液体进行雾化,相对于传统的陶瓷芯发热体,其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纤维毡,能与待雾化的目标液体充分接触,当目标液体为电子烟的烟油时,其能与电子烟的烟油充分接触,雾化效率更高;并且其孔隙为通孔,相比于传统的发热体,在加热电子烟的烟油对其进行雾化的过程中,通孔可以避免电子烟的烟油干烧而形成堵孔的现象,从而避免烟油流道不畅,用户体验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体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烟中常使用陶瓷芯雾化器,陶瓷芯雾化主体为微孔(孔径大小约20微米~100微米)的烧结陶瓷材料,通过在陶瓷材料的表面采用厚膜印刷工艺或者在陶瓷材料浅表面埋入金属发热丝、金属薄片而形成电子烟的发热体。但是金属发热丝、金属薄片形成的发热体都是实心发热体,通过电流驱动后,发热体内部并没有与烟油充分接触,并且在不与陶瓷材料粘接的外表面的金属发热丝或金属薄片不接触烟油但仍然发热,从而产生较多的无用功,雾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发热体雾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热体和电子烟。
一种发热体,包括:
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纤维毡,所述金属纤维毡用于发热后对目标液体进行雾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毡中的孔为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毡的孔隙率的范围为5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毡由多根导电金属纤维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纤维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铁铬铝金属纤维、钛镍金属纤维、镍金属纤维以及哈氏合金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导电金属纤维经过短切、铺装、层压以及高温烧结工艺制成所述金属纤维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毡的直径范围为2微米~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毡的厚度范围为0.1毫米~1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纤维毡中孔的直径范围为3微米~10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子烟,包括电子烟本体,还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对所述电子烟的烟油进行雾化。
上述发热体,用于发热后对目标液体进行雾化,相对于传统的陶瓷芯发热体,其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纤维毡,能与待雾化的目标液体充分接触,当目标液体为电子烟的烟油时,其能与电子烟的烟油充分接触,雾化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金属纤维毡在显微镜高放大倍数下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金属纤维毡在显微镜低放大倍数下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金属纤维毡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鹏飞,未经伍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固定加热元件的电磁感应加热烟具
- 下一篇: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