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加热鼻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663.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斌;区嘉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H3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罩 支撑框架 金属电热膜 硅胶软垫 加热 过敏性鼻炎 过滤片 透气孔 智能 充电器 安装空间 控制芯片 功能包 过敏原 呼吸阀 石墨烯 灭菌 通孔 突变 消毒 电池 隔离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加热鼻罩,包括鼻罩外壳、第一支撑框架、过滤片、第二支撑框架、PET金属电热膜、硅胶软垫和充电器,所述鼻罩外壳的外表面覆有石墨烯涂层,第一支撑框架、过滤片、第二支撑框架、PET金属电热膜和硅胶软垫依次设于鼻罩外壳的内部,PET金属电热膜与硅胶软垫之间设有功能包安装空间,第二支撑框架上设有呼吸阀,鼻罩外壳下方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狭长的通孔,鼻罩外壳的外侧还设有控制芯片和弧形电池。本智能加热鼻罩的设计满足过敏性鼻炎患者逐步适应温度突变的环境、隔离过敏原以及进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需求,同时也简化了鼻罩消毒灭菌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加热鼻罩。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过敏性鼻炎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发病率10%~2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对于过敏性鼻炎,中医的熏蒸疗法可以缓解症状或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但是现有的熏蒸疗法操作复杂,不便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使用;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一个关键方法是隔离过敏原,使用PM2.5防护口罩或者鼻罩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气候变化会加重鼻炎症状,无论是骤凉骤热均易使鼻粘膜受到刺激而引起鼻炎;环境污染导致的空气质量差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因素之一。现有的鼻罩不具备温度调节功能,若佩戴时间太长使鼻子长期处于温暖湿润的环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强对鼻罩的依赖性,同时现有的鼻罩功能单一,不能使用中药熏蒸,也存在着不便于消毒清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加热鼻罩,该鼻罩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可使用中药包熏蒸治疗,同时方便消毒灭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加热鼻罩,包括鼻罩外壳、第一支撑框架、过滤片、第二支撑框架、PET金属电热膜、硅胶软垫和充电器,所述鼻罩外壳的外表面覆有石墨烯涂层,第一支撑框架、过滤片、第二支撑框架、PET金属电热膜和硅胶软垫依次设于鼻罩外壳的内部,PET金属电热膜与硅胶软垫之间设有功能包安装空间,第二支撑框架上设有呼吸阀,鼻罩外壳下方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狭长的通孔,鼻罩外壳的外侧还设有控制芯片和弧形电池。其中,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石墨烯涂层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覆有石墨烯涂层的鼻罩外壳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散热,使非加热情况下鼻罩内外温度趋于一致,从而对鼻腔的免疫功能起到保护作用;PET金属电热膜通过电流后发出红外热量形成热辐射源,热转换率高达98﹪,且安全可靠,重量轻而薄,柔性好,通电后可快速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理疗和温度过渡效果。
所述鼻罩外壳的主体材料为聚丙烯。聚丙烯机械性能优良,安全无毒,可承受加热温度。
所述鼻罩外壳上设有磁吸式充电口和过渡加热按钮。
所述PET金属电热膜上靠近硅胶软垫的一面设有功能包固定夹。功能包固定夹用于夹紧功能包,防止功能包掉落或移位,同时使功能包贴紧PET金属电热膜,提高加热效率。
所述功能包采用中药包、理疗包或保暖棉层。
还包括盖子,盖子套在鼻罩外壳上。其中,盖上盖子可启动高温消毒模式,同时盖子便于智能加热鼻罩的收纳,保持智能加热鼻罩的卫生。
所述鼻罩外壳上设有可拆卸弹力带安装孔,可拆卸弹力带对称设于鼻罩外壳的两侧。其中,弹力带可选择挂耳式佩戴和头戴式佩戴。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均为曲面且多孔的结构。曲面向前凸起,符合鼻子的构造,鼻罩佩戴起来更舒适。
所述呼吸阀为凸起结构,呼吸阀包括上盖、下盖和阀片,上盖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过滤片上均设有用于呼吸阀穿过的通孔。其中,阀片为单向通气阀片,呼吸阀的作用原理是呼气时排出气体的正压将阀片吹开,以迅速将体内废气排除,降低使用口罩时的闷热感,而吸气时的负压会自动将阀门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