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泵技术的绿蒜制取及低温储藏复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9664.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高龙;闫俊海;孟照峰;陈晗;王烽先;于彰彧;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A23L1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制取 低温 储藏 复合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绿蒜制取及低温储藏复合系统,包括空气循环系统和制冷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量调节阀Ⅰ、风机Ⅰ、风机Ⅱ、风量调节阀Ⅱ、风量调节阀Ⅲ、风量调节阀Ⅳ、风量调节阀Ⅴ、风机Ⅲ、风量调节阀Ⅵ、风量调节阀Ⅶ、风量调节阀Ⅷ、低温储藏室和绿蒜制取间,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膨胀阀Ⅰ、膨胀阀Ⅱ、蒸发器Ⅰ、恒压调节阀和蒸发器Ⅱ。本发明的优点:实现绿蒜不限地域的全年连续生产和低温储藏;不仅实现绿蒜低温储存,还可将大蒜进行低温储藏加速其生产时的绿变速度;当室外空气参数满足绿蒜生产要求时,可直接利用室外新风,来满足绿蒜制取过程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系统的节能效果更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绿蒜制取及低温储藏复合系统。
背景技术
绿蒜又称腊八蒜、翡翠蒜,是我国的传统的蒜制品,具有很长的食用历史,并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报道含色素的绿蒜初提物抗氧活性及抗菌性,均比普通大蒜的初提物的活性高;具有很好的抗菌、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等活性。大蒜的绿变与储藏的条件,特别是与温度有关,大蒜绿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蒜被采收后,其储藏温度越低,加工过程中越容易绿变,反之储藏温度越高越不易绿变。传统的绿蒜生产规模小,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只能在北方地区的冬季进行生产,地域性及季节性要求较高,仅限于各家各户用坛罐进行小量腌制,供自家食用,腌制方法不仅受时间的限制,而且产品质量层次不齐,食品安全不能保证,而且不能大量生产出售。另外,绿蒜中的绿色素不稳定,这主要与其中的蓝色素含量密切相关,贮藏温度对腊八蒜蓝色素含量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蓝色素的降解速度越快,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蓝色素的保持。在低温下贮藏可以维持绿蒜的绿色素含量,保证了绿蒜的翠绿色及品质。
为解决传统绿蒜工艺的弊端,近年来有些新技术陆续开始应用于绿蒜的制作中,如二氧化碳以及乙酸气体熏蒸法制作绿蒜,但该方法制备时间相对较长,需专门的设备。也有采用超高压技术加工不同风味的绿蒜,但对生产设备要求高。
如考虑到绿蒜的变绿速度和稳定性,生产中环境温度宜采用15 ~ 20℃的浸泡温度,或有些工艺要求的更高的温度,大蒜变绿后,为防止绿色过快消退,又需要10℃以下的低温存放。热泵系统能够实现绿蒜生产和储藏阶段对环境温度的准确控制,目前将热泵技术应用于绿蒜生产的方法鲜有报道。开发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好,且能克服地域和季节局限的绿蒜制取及储藏系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绿蒜制取及低温储藏复合系统,解决了产业化绿蒜生产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热泵技术的绿蒜制取及低温储藏复合系统,不仅克服了传统绿蒜生产对地域和季节的局限要求,可以实现不限地域全年连续制取绿蒜。另外,该系统不仅可实现绿蒜低温储存,延长保存时间,而且还可以将直接收获的大蒜进行低温储藏,加速其生产时的绿变速度,提高了绿蒜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绿蒜制取及低温储藏复合系统,包括空气循环系统和制冷循环系统,所述的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循环Ⅰ和空气循环Ⅱ;空气循环Ⅰ包括绿蒜制取间,绿蒜制取间的回风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风量调节阀Ⅴ与大气连通,另一路经过蒸发器Ⅰ、风量调节阀Ⅷ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风机Ⅱ与绿蒜制取间的进风口连通,另一路经过风量调节阀Ⅱ与大气连通;空气循环Ⅱ包括低温储藏室,低温储藏室的回风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风量调节阀Ⅶ分为两路,一路与风量调节阀Ⅲ连通,另一路经过蒸发器Ⅱ、风机Ⅰ与低温储藏室的进风口连通;来自低温储藏室的回风口的另一路经过风量调节阀Ⅵ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风量调节阀Ⅰ、风机Ⅲ与大气连通,另一路经过冷凝器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风量调节阀Ⅳ与大气连通,另一路与风量调节阀Ⅲ连通;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Ⅰ和蒸发器Ⅱ,压缩机的进出口均与四通换向阀连通,四通换向阀与冷凝器连通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膨胀阀Ⅰ与蒸发器Ⅱ连通,另一路经过膨胀阀Ⅱ与蒸发器Ⅰ连通,蒸发器Ⅰ经过恒压调节阀与蒸发器Ⅱ汇合,汇合后与四通换向阀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