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穿刺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1235.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王亮;郭瑞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钝头 弹性调节装置 穿刺针本体 穿刺针 尖头 上端 通孔 弹性体弹性 滑动连接 可伸缩的 圆形钝头 弹性件 压缩力 圆弧形 弹出 腔隙 内脏 摆放 伸出 压缩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穿刺针。该种新型穿刺针包括本体、钝头、弹性件,弹性调节装置,穿刺针本体头部为尖端且沿轴线开设有通孔,通孔上端滑动连接有钝头,钝头上端为圆弧形,钝头与穿刺针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使钝头的上端伸出于穿刺针本体外侧,弹性体与弹性调节装置连接,弹性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弹性体的弹性。穿刺针本体头部有可伸缩的圆形钝头,利于穿刺针进入组织,当到达腔隙内阻力消失,钝头弹出超过尖头,有效防止尖头误扎内脏;而弹性调节装置,是为了调节压缩钝头的压缩力大小,防止由于制作误差或者摆放时间较长使弹性体弹性发生变化,导致钝头难以回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腔、腹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胸腔、腹腔穿刺针结构较为简单,其尖端较为锋利,穿刺过程在误伤肺组织、腹腔内脏器的可能性较大,而采用该种穿刺针插入引流管时,需进过穿刺、留置导丝、扩张器扩皮、导丝引导下置入引流管四个步骤,操作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安全的穿刺针,该种穿刺针具有钝头以减小误伤组织、脏器的可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新型穿刺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本体、钝头、弹性件,弹性调节装置,所述穿刺针本体头部为尖端且沿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端滑动连接有钝头,所述钝头上端为圆弧形,所述钝头与穿刺针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使所述钝头的上端伸出于穿刺针本体外侧,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弹性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弹性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弹性体的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本体包括针头、上弹簧座、下弹簧座、连接头,所述弹性调节装置包括旋转套、上挡板、下挡板,所述针头上端为尖端,所述针头下端与所述上弹簧座连接,所述上弹簧座间隙插接于所述旋转套沿轴线开设的第三通孔的上端,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上弹簧座间海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旋转套与所述上弹簧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弹簧座设置于所述上弹簧座下方并间隙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下端,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下弹簧座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旋转套与所述下弹簧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弹簧座下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针头沿轴线开设第一通孔,所述上弹簧座沿轴线开设第二通孔,所述下弹簧座沿轴线开设第四通孔,所述连接头沿轴线开设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孔径,所述钝头间隙插接于第一通孔中,所述钝头下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下端与所述上挡板连接,所述上挡板滑动设置于第二通孔中,所述上挡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外周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三通孔中部内壁设置有与下挡板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下挡板与所述第三通孔螺纹连接,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下挡板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上挡板下表面还设置有方形定位柱,所述下挡板对应所述定位柱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下端插接于第一定位孔并伸入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壁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对应于所述定位柱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下端还插接于第二定位孔。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旋转套,使与其螺纹连接的下挡板沿第三通孔轴线运动,从而调节弹性体的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上弹簧座外壁、下弹簧座外壁对应于密封圈开设有相匹配的密封圈槽。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密封圈间以防止抽取的液体从穿刺针中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上弹簧座外表面的同一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半球形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放置有第一球体,所述第三通孔上端内壁对应于所述第一球体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下弹簧座外表面的同一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半球形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放置有第二球体,所述第三通孔下端内壁对应于第二球体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导向槽。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球体使上弹簧座与旋转套定位,并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通过第二球体使下弹簧座与旋转套定位,并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1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CT穿刺介入用引导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骨骼矫形外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