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壁厚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4246.2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3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田陆;田立;凌仲秋;周永辉;宋光鑫;全海明;张吕;陈剑;邵小军;张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管壁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管壁厚检测装置,涉及超声波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磁超声传感器、安装电磁超声传感器的安装件、缓冲组件和推动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属管壁厚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推动组件推动缓冲组件,进而推动安装电磁超声传感器的安装件,使电磁超声传感器抵接金属管,转动金属管,保持电磁超声传感器始终紧靠金属管,电磁超声传感器发射并接收检测信号。本发明使用寿命长,操作便捷,方便实用,具有提高换能效率,满足检测不同规格的金属管壁厚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管壁厚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管壁厚是金属管的重要指标,生产工艺的失控会导致壁厚超差或者异常,造成返工或者报废,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壁厚作为自动化金属管生产中闭环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壁厚在线测量对金属管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超声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非接触、适用于高温检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管壁厚测量。但是电磁超声测量也存在不足:电磁超声测量换能效率随金属管与电磁超声传感器距离呈指数倍衰减,由于电磁超声传感器探测金属管道为弧面,因此电磁超声传感器在金属管表面感应的涡电流面积会随距离增大而显著减小,进而导致换能效率低下。
因此,电磁超声传感器装置需要配有给进控制系统,从而保证电磁超声传感器与被测金属管接触,进而提高换能效率。由于生产线上金属管外径规格不同,甚至有些产品会存在一定的椭圆度,因此提高电磁超声传感器检测不同规格金属管壁厚的能力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件《一种电磁超声传感器及管道壁厚检测系统》(CN104880163A)公开了一种电磁超声传感器及管道壁厚检测系统。一种电磁超声传感器,包括外壳、线圈、聚磁元件和两块永磁铁;所述线圈、所述聚磁元件和两块所述永磁铁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两块永磁铁相对间隔布置且相互平行,两块永磁铁同侧的端部的极性相反;所述聚磁元件和所述线圈相对间隔布置,所述聚磁元件位于两块永磁铁的一端,所述线圈位于两块永磁铁的另一端,且所述线圈设置在两块永磁铁之间。一种管道壁厚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电磁超声传感器、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机,所述电磁超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处理机电连接。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但是该装置只能提高测量精度,但是不能很好地贴合不同规格的金属管来检测不同规格的金属管壁厚,换能效率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管壁厚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具有提高换能效率,满足检测不同规格的金属管壁厚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金属管壁厚度的电磁超声传感器和安装电磁超声传感器的安装件,本发明还包括移动电磁超声传感器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通过缓冲组件和安装件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推动件和/或缓冲组件连接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铰接座、铰接在铰接座上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两个围绕铰接点作相对移动的活动端,两个活动端沿金属管的轴向分布,所述调节支架和安装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两个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设置有电磁超声传感器,两个滚轮沿金属管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滚轮的端面高于电磁超声传感器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滚轮的端面高于电磁超声传感器的端面0.1-3mm。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所述安装件和底板分别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安装件和底板上的导向杆之间具有间隙,弹簧套装在导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和推动件之间的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未经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4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