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电子束径向振荡相位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0324.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2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帅;孙钧;吴平;宋志敏;范志强;曹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87 | 分类号: | H01J23/087;H01J23/10;H01J6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瑞东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电子束 径向 振荡 相位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微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小电子束径向振荡相位差的方法,该方法立足于提高冷阴极爆炸发射电子初始相位的一致性,部分解决低引导磁场条件下爆炸发射电子速度离散引起的径向振荡问题。所述减小电子束径向振荡相位差的方法可以通过在冷阴极爆炸发射表面附近区域加载非均匀磁场加以实现。非均匀磁场的加载可以调整冷阴极表面附近的引导磁场位形,提高发射电子出射方向和运动路径的一致性,进而抑制电子之间由于速度离散引起的径向剧烈振荡。将该技术应用于低引导磁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件研制中,能够改进爆炸发射电子束的束流品质,提高高功率微波产生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微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箔二极管中减小电子束径向振荡相位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功率微波源是利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产生高功率微波辐射的重要装置,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目前,高功率微波源所需要的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主要由冷阴极在高压脉冲驱动下爆炸发射形成等离子体产生。冷阴极产生的电子束束流品质直接决定了高功率微波源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是当前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特别是随着高功率微波源技术朝着低引导磁场方向发展,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传输过程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径向振荡,研究电子束径向振荡的相关抑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漂移管中稳定传输电子的轨迹在横向截面内的投影为圆周运动,定义电子径向运动峰值位置为π/2相位,谷值位置为-π/2相位。冷阴极爆炸发射产生的电子初始状态通常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其从冷阴极表面出射后的方向既有沿径向向外的,也有沿径向向内的,不同的电子轨迹不同,感受到的电磁场也有所差别,使得不同电子径向振荡产生相位差,表现为不同电子径向振荡的峰值所在轴向位置不同,图1给出了初始径向振荡相位相差180°的两种典型电子的运动径迹。由于不同初始径向振荡相位的电子必然经历不同的加速路径,获得不同的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因而这些电子的集体效应将导致低引导磁场条件下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产生较大的径向振荡Te,引起束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高功率微波源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径向振荡相位差带来的电子束径向振荡问题尚无相关报道,主要研究结果还聚焦在对低引导磁场条件下电子束传输特性的研究方面,主流观点也认为引起电子束径向振荡的主要因素是无箔二极管中的静电场和静磁场分布。如国防科技大学杨建华等人的研究认为(杨建华,张亚洲,舒挺等.强流相对论环形电子束在低磁场中传输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17(3):100124322.),无箔二极管中径向电场力是电子束产生径向振荡的重要因素;清华大学张永鹏通过对不同引导磁场强度下的束流传输特性研究认为(张永鹏.20GW无箔二极管的数值模拟研究与设计[D].清华大学,2004.),增大引导磁场可有效减小电子快速回旋运动的半径,从而使电子径向振荡明显减小。这些研究基础可以部分为改进无箔二极管中的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传输提供技术指导,但难以有效减小低引导磁场条件下的电子束径向振荡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对低引导磁场条件下的电子束径向振荡产生根源还存在认识不足,进而限制了相关抑制方法的提出,难以为低引导磁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具体有效的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冷阴极爆炸发射产生的电子之间提供一种减小径向振荡相位差的方法,从而大幅降低低引导磁场条件下的电子束径向振荡,为低磁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件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小电子束径向振荡相位差的方法,在冷阴极爆炸发射表面附近区域加载非均匀磁场,该非均匀磁场位于电子束的初始加速区域,磁场强度适当且轴向逐渐减小,形成沿径向向外的磁场分量,所加载非均匀磁场将局部改变引导磁场方向,提高爆炸发射电子出射方向的一致性,从而减小电子间径向振荡相位差。
进一步的,所述非均匀磁场沿空间呈近似正弦分布,在所在加载区域为半个正弦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0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