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抗病毒剂的组合物及布帛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9231.4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贵之;大原弘平;福井龙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TB川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25/10 | 分类号: | A01N25/10;A61K47/32;A61P31/04;A61P31/12;D06M13/463;D06M15/263;A01N25/02;A01N55/10;A01P1/00;A61K9/08;A61K31/695;A61K4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抗病 毒剂 组合 布帛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利用1次加工在同浴中赋予包含甲氧基硅烷系季铵盐的抗病毒剂和粘结剂的产品。另外,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布帛,其以具有洗涤耐久性的方式将抗病毒剂固定化,洗涤后也可以维持抗病毒效果。本发明是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包含甲氧基硅烷系季铵盐的抗病毒剂、包含来自于丙烯酸的构成单元和来自于酯部分的碳原子数为4~10的丙烯酸酯的构成单元的共聚聚合物、碳原子数1~5的低级醇、以及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抗病毒剂的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处理了的布帛。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对环境卫生的意识高涨相关联地,开发出很多抗菌/抗病毒剂、赋予了抗菌/抗病毒剂的原材料。作为包含硅的抗菌剂/抗病毒剂,包含能够水解的基团的有机硅烷化合物是众所周知的。它们当中,作为能够固定化于原材料的表面的抗病毒剂,已知有乙氧基硅烷系季铵盐(专利文献1)。该抗病毒剂的特征在于,在分子中具有铵基和烷氧基甲硅烷基,所述铵基表现抗病毒性且具有比较长链的烷基,所述烷氧基甲硅烷基能够与原材料的表面形成共价键,烷氧基甲硅烷基与存在于无机材料等的表面的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反应,形成共价键,由此被牢固地固定化于材料的表面。
另一方面认为,在将所述的抗病毒剂固定化于在表面不具有含氧官能团的物品、例如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聚丙烯等树脂材料等时,需要前处理的工序。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有如下的内容,即,为了向物品的表面赋予含氧官能团,在赋予抗病毒剂前,对物品进行臭氧水溶液处理。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内容,即,在将所述的抗病毒剂固定化于合成树脂物品时,在抗病毒剂的固定化前先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由此即使在合成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抗病毒剂有效地固定化。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为了将上述的抗病毒剂固定化于物品的表面,除了进行臭氧水溶液处理以外,还进行微波照射。臭氧水溶液处理及微波照射均是为了使物品的表面产生-OH基、-CHO基(醛基)、或-O-基等而进行的。
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如下的内容,即,为了将上述的抗病毒剂固定化于合成纤维,在抗病毒剂的固定化处理前,先对合成纤维赋予具有羧基的粘结剂。根据专利文献4的发明,可以对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等恰当地赋予抗病毒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8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265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9/1365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13/0476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为了将乙氧基硅烷系季铵盐固定化于物品的表面,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方法,然而为了进行等离子体处理,需要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另外,为了进行臭氧水溶液处理、微波照射,分别需要供给臭氧水溶液的设备、用于产生微波的专用设备。另外,在赋予粘结剂的发明中,首先赋予粘结剂,其后赋予抗病毒剂,需要分为2次进行加工,在考虑生产效率、成本时是不利的。另外,没有进行过抗病毒剂与具有羧基的树脂成分的相容性以及抗病毒性能的验证。
鉴于该状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利用1次加工在同浴中赋予粘结剂和包含甲氧基硅烷系季铵盐的抗病毒剂的产品。此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布帛,其以具有洗涤耐久性的方式将抗病毒剂固定化,在洗涤后也可以维持抗病毒效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B川岛株式会社,未经TB川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