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的宏观形成的气相处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09790.6 申请日: 2018-02-21
公开(公告)号: CN110248892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4
发明(设计)人: 罗伊·叶鲁沙尔米 申请(专利权)人: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森姆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1B32/168 分类号: C01B32/168;C01B32/174
代理公司: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牟静芳;郑霞
地址: 以色列***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宏观 形成 相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NT组件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碳纳米管(CNT)和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层,所述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层与所述CNT直接非共价结合,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层包括直接地或经由桥接原子或有机配体彼此层内结合的多个金属原子;所述复合材料通过气相化学改性是可调节的,以采用选自机械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或电学性质的一种或更多种集合性质,所述气相化学改性包括将所述复合材料与诱导所述性质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以连续形式被分布在所述多个CNT的表面上方,或者完全吞没所述多个CNT,或者在间隔开的区域中分布在所述多个CNT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呈多层结构的形式,其中所述CNT组件形成所述多层结构的最内部,并且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中的每一种在所述CNT组件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CNT组件,所述CNT组件与具有多个表面暴露的基团的至少一个金属锥材料层非共价地表面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CNT组件,所述CNT组件与多个金属锥材料层非共价地表面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表面暴露的基团的至少一部分是化学上可改性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CNT组件与一个金属锥材料层结合,所述金属锥材料层与一个或更多个材料层结合,所述材料层中的任何一个被共价地结合到所述材料层中的另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2和4-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不含金属锥材料的至少一个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不含金属锥材料的至少一个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多层结构包括CNT组件,所述CNT组件与金属锥材料层和任选地一个或更多个材料层非共价地结合,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材料层中的每一个彼此共价地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在1个和100个之间的材料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2、4-7和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在具有共价地键合到至少一个有机部分的金属原子的金属醇盐或具有形成氧化物物质或氢氧化物物质的氧原子的金属氧化物中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在具有共价地键合到至少一个有机部分的金属原子的金属醇盐或具有形成氧化物物质或氢氧化物物质的氧原子的金属氧化物中选择。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至少一种金属锥材料在具有共价地键合到至少一个有机部分的金属原子的金属醇盐或具有形成氧化物物质或氢氧化物物质的氧原子的金属氧化物中选择。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非共价地结合到所述CNT组件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金属锥材料层通过气相沉积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所述CNT组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金属锥材料层和与所述CNT组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层共价地结合的任选地至少一个另外的金属锥材料层,其中所述CNT组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金属锥材料层通过原子层沉积(ALD)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金属锥材料层通过分子层沉积(MLD)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森姆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森姆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7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碳膜-202280015895.9
  • 山岸智子;武山庆久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2022-03-14 - 2023-10-10 - C01B32/168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性能优异的碳膜。本发明的碳膜的特征在于由碳纳米管集合体构成,当对该碳膜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超小角X射线散射测定并将得到的散射图用Beaucage式进行拟合时,#imgabs0#以上且#imgabs1#以下的波数范围中的分形维数为2.6以上且4以下,并且上述碳膜的孔隙率为80%以上且95%以下。
  • 碳材料及其制造方法-201780034830.8
  • 田路和幸;佐藤義伦;横山幸司;平野一孝;佐藤良宪 -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斯泰拉化工公司
  • 2017-06-09 - 2023-01-31 - C01B32/1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碳纳米管等碳材料中维持其特征结构或功能的同时导入有硼原子和/或磷原子的碳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碳材料是在构成碳材料的碳原子的一部分上导入有硼原子和/或磷原子而成的,可以通过碳材料的制造方法而制造,所述碳材料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使含有含氟气体的氟化处理气体与碳材料接触,将该碳材料的表面进行氟化处理的工序;相对于所述氟化处理后的碳材料,使含有含硼气体的硼化处理气体与其接触而进行硼化处理,和/或使含有含磷气体的磷化处理气体与其接触而进行磷化处理的工序。
  • 碳纳米管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201880031221.1
  • 井上铁也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2018-05-08 - 2022-12-30 - C01B32/1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可反复地维持高摩擦状态。碳纳米管复合体(1)具备:被覆有非晶碳的垂直取向性碳纳米管(40)、以及固定所述垂直取向性碳纳米管(40)的基体层(10)。垂直取向性碳纳米管(40)的取向方向上的端部(20a)从基体层(10)露出。
  • 碳膜-202180012796.0
  • 山岸智子;上岛贡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2021-02-17 - 2022-09-13 - C01B32/168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电磁波的性能优异的碳膜。本发明的碳膜由碳纳米管集合体构成,上述碳膜的细孔分布曲线在细孔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Log微分细孔容积达到最大的峰,上述细孔分布曲线根据液氮在77K时的吸附等温线基于Barrett‑Joiner‑Halenda法而得到,表示细孔径和Log微分细孔容积之间的关系,所述峰的Log微分细孔容积的值为1.2cm3/g以上。
  • 碳纳米管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201780004970.0
  • 尹载根;金成镇;曹东铉 - LG化学株式会社
  • 2017-05-29 - 2022-06-14 - C01B32/168
  • 根据本发明,可以仅通过将碳纳米管在分散溶剂中粉碎并混合而不用分散剂,然后冷冻,然后除去分散溶剂的简单工艺来制造碳纳米管结构体。这种方法不需要分散剂和粘合剂,使得所制造的碳纳米管结构体可以仅由碳纳米管组成,并且不依赖于其他添加剂来形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体,从而在结构体形成之后的结构体收集过程期间,几乎不存在损坏和污染所述结构体的可能。
  • 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多孔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201980016371.X
  • 井上铁也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2019-01-25 - 2020-10-16 - C01B32/168
  •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准备在水溶性高分子的溶液中混合有金属的混合液的工序(步骤S11);准备作为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碳纳米管的集合的碳纳米管集合体的工序(步骤S13);使混合液含浸于碳纳米管集合体而得到中间体的工序(步骤S15);及通过在非活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下加热中间体,从而使金属担载于碳纳米管集合体且同时去除水溶性高分子的工序(步骤S17)。由此,能够使具有取向性的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造变得容易。
  • 碳纳米管网的拉出方法-201780083360.4
  • 藤本典史;井上铁也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2017-12-15 - 2019-08-27 - C01B32/1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网的拉出方法,其目的在于,防止因拉出碳纳米管而产生端部屑、以及产生的端部屑混入碳纳米管网。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碳纳米管网的拉出方法包含:难拉出部形成工序,形成宽度比CNT阵列(1)中的一根CNT(2)的长度小的槽部(11),并且形成在与槽部(11)邻接的区域形成且难以从CNT阵列(1)拉出CNT(2)的难拉出部(12);拉出工序,在多个难拉出部(12)之间从CNT阵列(1)拉出CNT网(10)。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