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作手轮及消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4426.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文;康培民;陈开钟;尤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美德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10 | 分类号: | G05G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操作手轮 连接臂 消防设备 中间安装部 波浪形 下沿 等间距分布 节省材料 内侧轮廓 外侧轮廓 圆周分布 凹陷部 边界线 打滑 顶面 手轮 受力 延伸 | ||
一种操作手轮及消防设备,其中,操作手轮包括中间安装部、环形手持部和多个连接臂,多个连接臂连接在中间安装部与环形手持部之间,且圆周等间距分布,所述环形手持部底部形成有沿其外侧轮廓边界线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环形手持部的第一加强筋形成有波浪形下沿,在环形手持部设置第一加强筋,并且第一加强筋形成有波浪形下沿,这样既可提高环形手持部的受力强度,又可以增加操作时手相对于环形手持部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使操作更加顺手方便;连接臂轮廓和环形手持部内侧轮廓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并且第二加强筋与第三加强筋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手轮的整体强度;环形手持部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凹陷部,既可节省材料又可以增加环形手持部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手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操作手轮包括中间安装部、环形手持部和多个连接臂,多个连接臂连接在中间安装部与环形手持部之间,且圆周等间距分布,其中,中间安装部、环形手持部和多个连接臂采用分体结构或者一体成型的结构,目前的操作手轮没有设置加强结构,存在强度低,无法承受大扭力,并且存在操作摩擦力小,手感差等缺点,无法适用于消防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操作摩擦力大的操作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操作手轮,包括中间安装部、环形手持部和多个连接臂,多个连接臂连接在中间安装部与环形手持部之间,且圆周等间距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手持部底部形成有沿其外侧轮廓边界线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环形手持部的第一加强筋形成有波浪形下沿。
所述连接臂底部形成有沿其轮廓边界线延伸的第二加强筋。
相邻两所述连接臂之间的所述环形手持部底部内侧轮廓形成有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对接。
所述中间安装部、环形手持部和多个连接臂一体成型。
所述环形手持部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凹陷部,该凹陷部贯穿所述环形手持部内侧轮廓。
所述连接臂顶面中部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四加强筋。
一种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的操作手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环形手持部设置第一加强筋,并且第一加强筋形成有波浪形下沿,这样既可提高环形手持部的受力强度,又可以增加操作时手相对于环形手持部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使操作更加顺手方便;连接臂轮廓和环形手持部内侧轮廓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并且第二加强筋与第三加强筋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手轮的整体强度;环形手持部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凹陷部,既可节省材料又可以增加环形手持部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操作手轮,包括中间安装部1、环形手持部2和三个连接臂3,三个连接臂3连接在中间安装部1与环形手持部2之间,且圆周等间距分布。中间安装部1、环形手持部2和三个连接臂3一体铸造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美德铸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美德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4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出电流补偿输出电压的均流电路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车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