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驻车调节螺母冷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5186.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詹怀波;路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科汽车紧固件(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68 | 分类号: | B21K1/68;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31237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镦模具 半成品坯料 螺母 线材坯料 整形 杆部 内孔 成型 本实用新型 成型头部 电子驻车 挤压工艺 冷镦装置 生产效率 粗糙度 预成型 螺纹 花齿 冷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调节螺母冷镦装置,其包括:第一冷镦模具,所述第一冷镦模具用于对线材坯料的杆部进行整形和用于使线材坯料的内孔预成型,从而形成第一半成品坯料;第二冷镦模具,所述第二冷镦模具用于将第一半成品坯料的杆部进行成型和用于使第一半成品坯料的内孔成型,从而形成第二半成品坯料;第三冷镦模具,所述第三冷镦模具用于对第二半成品坯料的头部进行整形,从而形成第三半成品坯料;第四冷镦模具,所述第四冷镦模具用于将第三半成品坯料成型头部形成花齿从而得到冷镦成品。其运用挤压工艺来保证精度与粗糙度,提高了螺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螺纹的寿命和执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机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子驻车调节螺母冷镦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公开号)201510593778.2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调节螺母冷镦装置。该发明的冷镦装置包括切料机构、顶出机构、传送机构以及六个模具。
六个模具包括:用于整形并在杆部一端第一次预挤压通孔的第一模具、用于第二次预挤压通孔的第二模具、用于整形通孔的第三模具、用于预成型头部的第四模具、用于成型头部和杆部的第五模具以及用于成型法兰部的第六模具,六个模具依次排列。该发明公开的生产工艺会造成原材料浪费,强度不够等问题,且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切断金属流线组织,使产品的强度下降。该工艺中的热处理易造成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度。该工艺中螺纹精度不良,起始角度控制不良。且该发明的冷镦装置具有6个模具,导致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驻车调节螺母冷镦装置,其运用挤压工艺来保证精度与粗糙度,提高了螺母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调节螺母冷镦装置,包括:第一冷镦模具,所述第一冷镦模具用于对线材坯料的杆部进行整形和用于使线材坯料的内孔预成型,从而形成第一半成品坯料;
第二冷镦模具,所述第二冷镦模具用于将第一半成品坯料的杆部进行成型和用于使第一半成品坯料的内孔成型,从而形成第二半成品坯料;
第三冷镦模具,所述第三冷镦模具用于对第二半成品坯料的头部进行整形,从而形成第三半成品坯料;
第四冷镦模具,所述第四冷镦模具用于将第三半成品坯料成型头部形成花齿从而得到冷镦成品。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镦模具包括第一冲模单元和第一主模单元,所述第一冲模单元包括第一冲模壳、第一冲模垫块和第一冲模针,所述第一冲模垫块和所述第一冲模针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冲模壳内;所述第一冲模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冲模垫块上,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冲模壳;所述第一主模单元包括第一主模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模壳内的第一主模仁、第一主模顶针套、第一主模顶针以及第一主模定出棒;所述第一主模仁内设有第一主模型腔。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镦模具包括第二冲模单元和第二主模单元;
所述第二冲模单元包括第二冲模壳、第二冲模垫块和第二冲模针,所述第二冲模垫块和所述第二冲模针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冲模壳内;所述第二冲模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冲模垫块上,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冲模壳;
所述第二主模单元包括第二主模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模壳内的第二主模仁、第二主模顶针套、第二主模顶针以及第二主模定出棒;所述第二主模仁内设有第二主模型腔。
优选的,所述第三冷镦模具包括第三冲模单元和第三主模单元;
所述第三冲模单元包括第三冲模壳、第三冲模垫块、第三冲模针和第三冲模仁,所述第三冲模仁内设有第三冲模型腔;
所述第三冲模垫块和第三冲模仁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冲模壳内,所述第三冲模仁设置在所述第三冲模单元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科汽车紧固件(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宾科汽车紧固件(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5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