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5963.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标;王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尔菲特传动设备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7;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装置 减速机 水箱 内腔 散热板 左端 热交换 循环利用水箱 本实用新型 高效散热 内部空气 前端设置 水冷散热 水箱内部 微型水泵 承接管 出水管 进水管 输出轴 输入端 输入轴 下表面 散热 贯穿 底端 垫板 粘贴 焊接 水资源 节约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机壳和水箱,所述机壳的下表面粘贴有垫板,所述机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水箱焊接在机壳的左侧,所述水箱的左端由上而下依次贯穿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承接管的左侧连接有微型水泵的输入端,所述机壳的内部左端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机壳的右端贯穿有输出轴,且机壳的前端设置有输入轴。该减速机的散热装置,利用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和散热板使得内腔的内部空气流通顺畅,且利用水箱内部的冷水与内腔内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使得该散热装置高效散热,且在散热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内腔,并且循环利用水箱内的水进行水冷散热,能够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机在降速的同时能够提高输出扭矩,且同时降低了负载的惯量,惯量的减少为减速比的平方,减速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内部元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影响减速机的使用,为保证减速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在减速机的内部设置散热装置。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8305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利用风机和散热筋散热,散热效果较差,且灰尘易通过开口进入减速机的内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减速机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差,在散热的过程中不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内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机壳和水箱,所述机壳的下表面粘贴有垫板,且机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机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气孔,且机壳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气孔,并且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防尘网,所述水箱焊接在机壳的左侧,且水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箱盖,并且水箱的左侧固定有微型制冷压缩机,所述水箱的左端由上而下依次贯穿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左侧连接有微型水泵的输入端,且微型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机壳的内部左端安装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防尘网,并且第二防尘网粘贴在内腔的左端,所述机壳的右端贯穿有输出轴,且机壳的前端设置有输入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分别等间距设置在机壳的顶端和底端,且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尘网与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且第一气孔的顶端通过内腔与第二气孔的底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箱、进水管、承接管、微型水泵和出水管构成循环机构,且进水管盘绕在内腔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呈网格状结构,且散热板的内部贯穿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上方均设置有风扇,且风扇固定在机壳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速机的散热装置,利用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和散热板使得内腔的内部空气流通顺畅,且利用水箱内部的冷水与内腔内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使得该散热装置高效散热,且在散热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内腔,并且循环利用水箱内的水进行水冷散热,能够节约水资源;
1.设置有第一气孔、第二气孔、第一防尘网、散热板和第二防尘网,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第一气孔的顶端通过内腔与第二气孔的底端相连通,且散热板安装在内腔的左侧,利用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和散热板使得内腔的内部空气流通顺畅,便于散热,利用内部呈网格状结构的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内腔的内部;
2.设置有水箱、进水管、承接管、微型水泵和出水管,利用水箱内部冷水的冷气与内腔内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由于水箱、进水管、承接管、微型水泵和出水管构成水循环机构,能够节约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尔菲特传动设备盐城有限公司,未经普尔菲特传动设备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5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