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2026.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谭昱全;桑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0 | 分类号: | B60J5/00;B60R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李东玲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液孔 塞体 车门 车辆车门 孔塞 握持部 本实用新型 固定部件 车身 呈波浪形 隔声性能 外轮廓 板体 取出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形成为截面呈波浪形的板体,所述塞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件,所述塞体的外轮廓的尺寸大于车门漏液孔的孔径以在所述固定部件安装在车身上时封闭车门漏液孔;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在所述塞体的另一侧且凸出于所述塞体的另一侧表面,所述握持部用于将所述塞体塞进车门漏液孔或将所述塞体从车门漏液孔中取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尺寸较小,能够适应较小尺寸的漏液孔,避免车门上设置较大漏液孔影响车门的隔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车辆车身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车内进水后的排水问题。通常需要设计漏液孔来实现这一功能,漏液孔孔径在满足漏液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尺寸的大小,小尺寸的漏液孔不会影响车门隔声性能。
因此,亟待需要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包括:
塞体,所述塞体形成为截面呈波浪形的板体,所述塞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件,所述塞体的外轮廓的尺寸大于车门漏液孔的孔径以在所述固定部件安装在车身上时封闭车门漏液孔;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在所述塞体的另一侧且凸出于所述塞体的另一侧表面,所述握持部用于将所述塞体塞进车门漏液孔或将所述塞体从车门漏液孔中取出。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爪,所述卡爪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车身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塞体上还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件设在所述塞体的同一侧,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塞体的一侧表面配合形成有开口逐渐敞开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车身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设置在两个所述卡爪之间的中心线上,且与两个所述卡爪的连线构成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形成L形,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塞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形成为垂直于所述塞体的板体。
优选地,所述塞体和所述握持部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通过设置波浪形的塞体,以及在塞体上设有固定部件和卡接部,不仅能够有效的封盖车门漏液孔,且尺寸较小,能够适应较小孔径的漏液孔,避免设置较大的漏液孔影响车门的隔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与车身安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门漏液孔孔塞与车身安装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2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外板支撑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遥感监测车的可打开式太阳能车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