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断装置、放散管及电石炉荒煤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1330.9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1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栋;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16K31/0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断 隔断装置 放散管 管式外壳 电石炉 隔断腔 切断阀 荒煤气处理系统 流通介质 气体流道 荒煤气 本实用新型 工作可靠性 快速启闭 生产状况 使用寿命 含尘量 外部 可用 围设 连通 冷却 配置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断装置、配置有该隔断装置的放散管以及设有该放散管的电石炉荒煤气处理系统,该隔断装置包括管式外壳和两个切断阀,两切断阀间隔且相对地布置于管式外壳上且与管式外壳围设形成一隔断腔,于管式外壳上设有与隔断腔连通的隔断气体流道。通过隔断气体流道可向该隔断腔内充入隔断气体,在正常生产状况下,两切断阀为关闭状态,向上述隔断腔内充入压力高于外部流通介质压力的隔断气体,可使得外部流通介质被隔断;隔断气体可冷却两切断阀,保证隔断装置的工作可靠性,提高其使用寿命。该隔断装置可用于放散管上,尤其地,适用于电石炉荒煤气放散管上,可在高温、含尘量高的电石炉荒煤气环境中进行有效隔断以及快速启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断装置、配置有该隔断装置的放散管以及设有该放散管的电石炉荒煤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石炉荒煤气具有温度高、含尘量高、CO含量高等特点,其正常温度~500℃,瞬时极限温度可达700℃;含尘量在50~150g/Nm3范围内;CO含量在74~85%范围内。电石炉荒煤气一般进行回收利用,但当下游荒煤气过滤回收系统故障时需在放散管顶部点火放散。
一般在放散管上设置放散阀,用于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关闭放散管,在需要放散时,快速开启。这类放散阀存在耐温性能不够、易出现灰尘卡阻等问题,对于高温、含尘量高的电石炉荒煤气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隔断装置、配置有该隔断装置的放散管以及设有该放散管的电石炉荒煤气处理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隔断装置,包括管式外壳和两个切断阀,两所述切断阀间隔且相对地布置于所述管式外壳上且与所述管式外壳围设形成一隔断腔,于所述管式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隔断腔连通的隔断气体流道。
作为实施例之一,两所述切断阀均为闸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两所述闸阀均为硬密封闸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两所述切断阀的阀杆通过同步单元与同一执行机构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执行机构为液压执行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隔断气体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管式外壳上的隔断气体入口和隔断气体出口,所述隔断气体入口连接有氮气供管,所述隔断气体出口连接有氮气出口管。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隔断气体入口和所述隔断气体出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或者,所述氮气供管和所述氮气出口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管式外壳上设有吹扫口和清灰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放散管,包括放散管本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隔断装置,所述放散管本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管式外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切断阀与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对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电石炉荒煤气处理系统,包括荒煤气管路,所述荒煤气管路上布置有净化单元及回收单元,所述荒煤气管路上旁接有如上所述的放散管,且放散管旁接点位于所述净化单元的远离所述回收单元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断装置,两切断阀与二者之间的管式外壳即围设形成一隔断腔,通过隔断气体流道可向该隔断腔内充入隔断气体。在正常生产状况下,两切断阀为关闭状态,通过向上述隔断腔内充入压力高于外部流通介质压力的隔断气体,可使得外部流通介质被隔断;而且,隔断气体可冷却两切断阀,保证隔断装置的工作可靠性,提高其使用寿命。该隔断装置可用于放散管上,尤其地,适用于电石炉荒煤气放散管上,可在高温、含尘量高的电石炉荒煤气环境中进行有效隔断以及快速启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1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补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式加热炉余热集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