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竿后堵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0344.5 | 申请日: | 201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宁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本红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柱 钓鱼竿 定位套 后堵头 插孔 尾盖 径向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内螺纹孔 筒状堵塞 外部侧壁 由外向内 组装方便 堵塞体 螺纹 内端 通孔 位块 下端 配合 体内 穿过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钓鱼竿后堵头,包括筒状堵塞体、定位套和尾盖,所述堵塞体外径上设有与钓鱼竿内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堵塞体内孔上部与定位套固定连接,下端与尾盖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失手滑柱,所述定位套中心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相连通的隐藏凹槽和滑柱插孔,所述失手滑柱穿过隐藏凹槽与滑柱插孔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失手滑柱外部侧壁径向设有失手环通孔,内端径向向外延伸设有限位块,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组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钓鱼竿后堵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钓鱼竿后堵头是由筒状堵塞体、定位套、导向柱塞、失手环、尾盖组成,堵塞体内设有定位套,定位套侧壁设有导向定位槽,定位套内设有导向柱塞,导向柱塞上设有滑动槽,失手环两侧边卡在导向柱塞的滑动槽内,失手环两侧边下端向外弯曲并伸在定位套侧壁的导向定位槽内,堵塞体内端设有尾盖,本实用新型当使用失手环时,通过暴露在定位套上端的部分拉动失手环,失手环两侧边及弯曲的下端部分别沿弹性体上的滑动槽、定位套侧壁的导向定位槽向上滑动拉出,当拉到设定位置时,失手环两侧边弯曲的下端部卡在定位套侧壁的导向定位槽的定位点时达到最大拉出量,使用完毕,将失手环推回复位,具有结构紧凑、失手环拉力大、方便垂钓者等优点。其实质性不足是:零件多,组装繁琐、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件少、组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的钓鱼竿后堵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钓鱼竿后堵头,包括筒状堵塞体、定位套和尾盖,所述堵塞体外径上设有与钓鱼竿内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堵塞体内孔上部与定位套固定连接,下端与尾盖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失手滑柱,所述定位套中心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相连通的隐藏凹槽和滑柱插孔,所述失手滑柱穿过隐藏凹槽与滑柱插孔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失手滑柱外部侧壁径向设有失手环通孔,内端径向向外延伸设有限位块,当不使用时,所述失手滑柱内端与尾盖贴近时,失手滑柱外端面与定位套外端面平齐,使失手滑柱上部隐藏在隐藏凹槽中,不但避免了失手滑柱露在外部对鱼竿造成刮蹭,而且,还便于手指夹持移动失手滑柱,当使用时,两手指夹持失手滑柱的失手环通孔两端向外沿滑柱插孔拉出,当限位块与定位套内端面相抵触,失手滑柱侧壁的失手环通孔完全暴露在外部,不但方便了使用、而且结构简单、零件少、组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失手滑柱内端中心轴向向外延伸设有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与失手环通孔相连通,以利于对通过失手滑柱与滑柱插孔进入到堵塞体内腔的水导流出来,大大方便了使用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失手滑柱可以采用圆柱体,也可以采用方体,还可以采用多棱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失手滑柱侧壁的失手环通孔可以是方形、也可以呈圆形,还可以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宁,未经刘学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0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