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8288.1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施柯朗(天津)污泥治理处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C02F11/12;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5 | 代理人: | 陈月福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区)庆盛道96***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干化焚烧 焚烧装置 排料口 点火燃烧器 过滤装置 干化 支架 过滤 本实用新型 操作按钮 污泥焚烧 支架正面 底端 阀门 内置 烟气 拆卸 蒸汽 焚烧 达标 排放 维修 | ||
1.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包括支架(1)、焚烧装置本体(2)、干化腔(3)和过滤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操作按钮(24),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焚烧装置本体(2),且焚烧装置本体(2)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15),所述排料口(15)上设置有点火燃烧器(14),且点火燃烧器(14)下方的排料口(1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6),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左侧的支架(1)顶端安装有蒸汽过滤腔(4),且蒸汽过滤腔(4)与焚烧装置本体(2)之间通过补风管(8)相连通,所述补风管(8)内部的左侧固定有抽风扇(22),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右侧的支架(1)顶端安装有烟气过滤腔(5),且烟气过滤腔(5)与焚烧装置本体(2)之间通过进烟管(9)相连通,所述进烟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所述烟气过滤腔(5)和蒸汽过滤腔(4)上皆设置有过滤装置(6),且过滤装置(6)上方的烟气过滤腔(5)右侧设置有排烟管(11),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的顶端固定有干化腔(3),且干化腔(3)与蒸汽过滤腔(4)之间通过排气管(7)相连通,所述干化腔(3)左侧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入口(20),所述干化腔(3)左侧的下端设置有冷凝水排口(21),所述干化腔(3)顶端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13),所述干化腔(3)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箱(12),且第一电机箱(12)与烟气过滤腔(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7),干化腔(3)内壁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有搅拌叶片(18),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叶片(18),所述干化腔(3)与焚烧装置本体(2)之间通过出料口(19)相连通,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翻泥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与焚烧装置本体(2)相互配合的放置孔,所述支架(1)底端的截面呈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与干化腔(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的端部呈倒“凸”形,所述焚烧装置本体(2)的宽度小于干化腔(3)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拉盖(601)、承接板(602)、紧固螺栓(603)、活性炭吸附板(604)和过滤网(605),所述拉盖(601)的右侧设置有承接板(602),且承接板(602)与拉盖(60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603)连接,所述紧固螺栓(603)设置有四个,所述承接板(602)右侧的两端皆固定有活性炭吸附板(604),且活性炭吸附板(604)内侧的承接板(602)上固定有过滤网(6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管(8)与抽风扇(22)、第一电机箱(12)与烟气过滤腔(5)之间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补风管(8)呈吸盘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泥装置(23)包括第二电机箱(2301)、第二电机(2302)、转轴(2303)和翻泥叶片(2304),所述第二电机箱(230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302),且第二电机(2302)延伸至第二电机箱(2301)外部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2303),所述转轴(2303)上均匀固定有翻泥叶片(2304),且翻泥叶片(2304)与转轴(230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翻泥叶片(2304)呈风车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点火燃烧器(14)、第一电机(17)、抽风扇(22)、第二电机(2302)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施柯朗(天津)污泥治理处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施柯朗(天津)污泥治理处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82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