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8051.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8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东;谢丽丽;高垣;李一婧;李嘉;张小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针 平头针 锤头 本实用新型 针丛 针座 美容 改良 面部血液循环 手柄 表面设置 剧烈疼痛 美容效果 皮肤潮红 尾端连接 影响面部 头端 针体 皱纹 出血 美观 自学 应用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包括锤头(1),在锤头(1)表面设置针座(2),在针座(2)上设置平头针针丛(3),在锤头(1)尾端连接手柄(4),所述平头针针丛(3)中的针体头端为平头(5)。其优点表现在:采用平头针,避免了皮肤针在临床运用中导致皮肤潮红或出血、引起剧烈疼痛的问题,避免应用于面部时影响面部美观,施用于面部,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具有美容效果,且易于操作,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适用于大部分人在家自学自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针,亦称“梅花针”“七星针”,是以多支短针组成,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皮肤针刺法的形成取法于古代的半刺、浮刺和毛刺。皮肤针治病主要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为依据,应用皮肤针叩击皮部,通过孙脉-络脉-经脉而作用于脏腑,以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营养,达到治病目的。皮肤针疗法治疗疾病范围相当广泛,如内科、儿科、妇科、伤外科、皮肤科等诸多疾病均可治疗,而且见效快、疗效好。近年来,在中医美容临床上更是被广大美容医务工作者所爱好;皮肤针疗法治疗作用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学者归纳如下几点:(1)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2)经络传感,整体调节,防治兼顾;(3)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然而,现有使用皮肤针不足之处在于其针部为针尖,治疗一般要求扣刺皮肤潮红或出血,患者常疼痛难以忍受,且应用于面部影响美观,难以被患者接受。因此,现有的皮肤针多应用于痹症疼痛患者或者久病肌痹患者,较少应用脸面部美容。
专利文献公开了多种改良的皮肤针,如中国专利2017204190201公开一种具有三棱针头结构的梅花针,包含有握持手柄、固定锤头、以及梅花针针体,所述梅花针针体为三棱针结构,该设计的三棱针头结构有利于中医梅花针的放血,有效地提高中医梅花针的放血效果。中国专利2016206138325公开了一种自消毒式的梅花针,包括手柄、壳体,壳体一侧设有空气入口,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钢珠和止水阀,止水阀内部设有第二钢珠,所述壳体底部通过螺纹与液储盒可拆卸连接,所述存储盒一侧设有梅花式不锈钢中空针,通过在存储盒内部填充消毒液,可以通过梅花中空针对皮肤病患者进行自消毒式针灸刺激。现有技术多针对于针体或针座进行改良,未见对针尖改良以适用于面部美容皮肤相关的皮肤针施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可施用于面部,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具有美容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锤头(1),在锤头(1)表面设置针座(2),在针座(2)上设置平头针针丛(3),在锤头(1)尾端连接手柄(4),所述平头针针丛(3)中的针体头端为平头(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座(2)为圆形底座或椭圆形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4)为弹力手柄,由弹力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弹力塑料为聚苯乙烯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锤头(1)长为2-4cm,宽为1-3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座长为1.6-3.6cm,宽为0.6-2.6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头针针丛(3)由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8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