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全地形车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9186.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江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尚野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半部 坐垫 后半部 底端 四轮全地形车 本实用新型 坐垫本体 定位框 安装稳定性 一体成型的 驾驶 弧形结构 向上延伸 依次设置 逐渐变小 定位柱 舒适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全地形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为向上延伸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前半部的宽度沿着远离后半部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前半部的底端设有沿着前半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坐垫扣、第二坐垫扣和第一定位框,所述后半部的底端设有第三坐垫扣和第二定位框,所述后半部的底端且靠近前半部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柱。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舒适性高且安装稳定性好,能够大大提高驾驶者驾驶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轮全地形车坐垫。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在中国俗称沙滩车。因其结构与摩托车十分相似,且许多部件与摩托车通用,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轮摩托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应用较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现有技术中的四轮全地形车用坐垫一般都是前端较宽,驾驶者骑行时容易影响大腿的灵活性,从而严重降低了驾驶者骑行时的舒适性;同时现有技术中四轮全地形车用坐垫的固定结构只有后端的两点固定,在骑行时如遇路况较差时容易出现晃动甚至是坐垫飞出的情况,从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舒适性高且安装稳定性好的四轮全地形车坐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轮全地形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为向上延伸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前半部的宽度沿着远离后半部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前半部的底端设有沿着前半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坐垫扣、第二坐垫扣和第一定位框,所述后半部的底端设有第三坐垫扣和第二定位框,所述后半部的底端且靠近前半部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坐垫扣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条,所述第二坐垫扣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第二卡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数量均为两条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坐垫扣包括设置于后半部底端的卡槽、与卡槽垂直相通的转动槽、一端设置于转动槽内且另一端延伸出转动槽外的调节杆以及固定于调节杆上对应于卡槽位置处的卡片,所述转动槽上设有用于将调节杆卡接于转动槽内的限位片,所述调节杆上对应于卡槽的位置处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卡片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卡槽槽底,所述卡片上设有卡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的延伸端端部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中将坐垫本体的前半部设置为向上延伸的弧形结构,且前半部的宽度沿着远离后半部的方向逐渐变小,能够大大提高驾驶者驾驶时腿部的灵活性,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且设置的第一坐垫扣、第二坐垫扣和第三坐垫扣则能够增强坐垫本体安装后的稳定性,提高驾驶者驾驶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轮全地形车坐垫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轮全地形车坐垫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前半部1,后半部2,第一坐垫扣3,第二坐垫扣4,第一定位框5,第二定位框6,定位柱7,第一卡条8,第二卡条9,卡槽10,转动槽11,调节杆12,卡片13,限位片14,扭簧15,卡勾16,把手17。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尚野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尚野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9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耐磨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整自行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