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5037.0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陶诚钢;王化明;陈林;汤勤慧;鱼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9/18;E04H4/04;E04H4/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泳池 下潜体 主船体 本实用新型 升降装置 安装腔 游轮 升降 小水线面双体船 船舶技术领域 从上至下 间隔设置 娱乐设施 观光窗 耐压 潜体 连通 海面 跳水 游泳 风景 欣赏 游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小水线面双体船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下潜体及主船体,下潜体及主船体通过支柱连接,在下潜体上设置有耐压观光窗,在主船体上设置有多层楼层,在多层楼层从上至下设置有连通海面的游泳池安装腔,在游泳池安装腔内设置有游泳池,所述游泳池在升降装置一及升降装置二的作用能升降,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下潜体,可以欣赏海底风景,设置有升降游泳池,可以体验跳水、游泳及蹦极等乐趣,还设置有多种娱乐设施,给游客提供了多重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轮成为游客旅游的必备选择。然而目前的游轮只是满足了游客出行的需求,无法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娱乐休闲生活。即游客只能通过游轮观赏海洋的壮阔,感受海水的清澈,除此之后再无其他的娱乐消遣方式,故给游客的旅途增加了无聊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多重体验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水线面双体船,所述小水线面双体船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下潜体及主船体,下潜体及主船体通过支柱连接,所述下潜体的尾部设置有推进器,在下潜体上设置有耐压观光窗,在主船体上设置有多层楼层;多层楼层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楼板,在多层楼层从上至下设置有连通海面的游泳池安装腔,在游泳池安装腔内设置有游泳池,所述游泳池包括有游泳池底板及游泳池壁,所述游泳池壁设置在若干根立柱上,所述立柱通过升降装置二与顶部楼板相连接;所述游泳池壁包括内层防护网与外层防护网,外层防护网套设在内层防护网之外,内层防护网与外层防护网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所述内层防护网、外层防护网的下端与游泳池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游泳池底板通过升降装置一与顶部楼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升降装置一包括固定于顶部楼板上的第一电机及滚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卷绕轴,所述卷绕轴与绳索的一端相固连,绳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游泳池底板上,所述绳索与滚轮相配合,所述立柱上还开设有供绳索通过的条形凹槽。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升降装置二包括固定于顶部楼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齿轮,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条形齿部。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多层楼层的顶部楼板设置有若干太阳能板单元,太阳能板单元包括太阳能板及支撑柱,支撑柱连接在顶部楼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若干太阳能板单元呈直线型排列形成百叶窗式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支撑柱包括横向设置的轴一,在轴一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径向设置有弧形孔,在轴一的圆柱面上设置有凸块,凸块设置在弧形孔内,且凸块的上端与太阳能板的底平面固定连接,轴一转动带动太阳能板实现上下角度上的转动,所述轴一固设在轴二上,轴二的轴线与轴一垂直,轴二的下端设置在游泳池岸上,轴二能绕轴线转动实现太阳能板的前后转动,所述轴一、轴二的转动分别由第三、第四电机驱动。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多层楼层的顶部楼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停机坪,在停机坪上设置有直升机。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下潜体最前端设置有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和测距雷达。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耐压观光窗的下方设置有探照灯。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中,所述支柱的横截面呈纺锤形,竖直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5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浮动的水生植物资源标识牌
- 下一篇: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