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片对接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0246.1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波;王鹏华;谢鸿辉;刘文彬;龙昊;白元;李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023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引导装置 卡板 间隙配合 顶面 本实用新型 导向槽 相邻管片 向上延伸 逐渐减小 卡装 修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片对接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若干个引导块以及与每一所述引导块间隙配合的引导卡板,所述引导块安装在管片和目标管片之间,所述引导块具有朝向管片设置的引导顶面,所述引导顶面由管片朝向目标管片倾斜的向上延伸;所述引导卡板卡装在管片上,所述引导卡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引导顶面间隙配合形成中端间隙,所述中端间隙由所述管片向目标管片逐渐减小,用于引导管片对接到目标管片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通过引导卡板和引导块的间隙配合,能够不断修正管片的对接路径,进而实现相邻管片的精准对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片对接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地下隧道施工基本都是采用盾构施工技术,其首先利用盾构机刀具挖出土石形成隧道,然后将一个个圆弧状的预制管片互相拼装成隧道环,盾构机不断前进,即可构成连续的隧道壳体。盾构机后部设有尾刷,尾刷与盾构机盾体、管片可用于防止地下水、外层土、衬砌背面注浆等流入隧道,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然而,尾刷在盾构机的推进过程中极易出现锈蚀、变形情况,需要经常对尾刷进行更换。现有的施工方案是将管片堆出盾尾后,采用三角支架和楔块固定管片,然后更换尾刷。但是,此种施工方式需要管片外侧具备作业空间,而且不能对管片推进过程中的旋转进行约束,无法实现前、后管片的精准对接,不能满足施工的工况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尾刷更换后,管片无法精确对接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相邻管片精确对接施工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管片对接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若干个引导块以及与每一所述引导块间隙配合的引导卡板,所述引导块安装在管片和目标管片之间,所述引导块具有朝向管片设置的引导顶面,所述引导顶面由管片朝向目标管片倾斜的向上延伸;
所述引导卡板卡装在管片上,所述引导卡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引导顶面间隙配合形成中端间隙,所述中端间隙由所述管片向目标管片逐渐减小,用于引导管片对接到目标管片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引导块包括朝向管片延伸设置的始端引导部,朝向目标管片延伸设置的末端引导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始端引导部和末端引导部之间的中端引导部,所述始端引导部的侧面轮廓小于末端引导部的侧面轮廓大小;
所述中端引导部的顶面形成所述引导顶面,所述中端引导部的两侧面形成引导侧面,所述引导侧面由所述始端引导部侧面向末端引导部侧面平滑的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引导卡板包括抵持管片端面的卡板、相对安装在所述卡板两端部的连接板和卡板导向块,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远离卡板的一端的固定卡耳;
所述固定卡耳向远离卡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固定卡耳和卡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穿设纵向螺栓的通孔,所述纵向螺栓用于将所述引导卡板卡装在所述管片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卡板导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板导向块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板的端部上,两个所述卡板导向块的侧壁和卡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卡板与所述末端引导部的顶面间隙配合形成末端间隙,所述卡板与所述始端引导部的顶面间隙配合形成始端间隙,所述始端间隙的值大于所述末端间隙的值。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引导块通过钢筋锚固在所述管片和目标管片之间的混凝土导台上,所述引导块与所述钢筋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cm。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末端间隙的间隙值等于2mm。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管片对接引导装置中,所述引导块和引导卡板采用钢板焊接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0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