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机一体式纱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6107.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祥;陈斌强;冯晓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王余粮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嘴 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 散热板 横机 伺服控制器 一体式结构 驱动 内置 花色 机头 电机 束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机一体式纱嘴,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板、驱动散热板,伺服电机驱动板内置在驱动散热板的内部,两者连成一体式结构安装在伺服电机尾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一体的自跑式纱嘴电机,来实现纱嘴的自运行,摆脱与机头束缚,完全根据花色的需要自己运行到指定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横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横机一体式纱嘴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横机的纱嘴的控制是由电磁铁的打进打出带着纱嘴结构跟着机头一起运行的。这种纱嘴结构并不能自己运行,需要主控控制机头和机头天桥上的电磁铁,来带着纱嘴左右运行,并且由于纱嘴的惯性运动,需要根据机头运行速度计算纱嘴提前量,来准确停放和带动纱嘴。
这种结构是目前广泛运用的,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纱嘴电磁铁的频繁动作和保护的不完善,电磁铁经常打不出或收不回去,这样就会造成纱嘴不能带起或停不下来,影响漏针编织,严重则会撞针。二是在做多花色的编织时,由于此纱嘴运行结构的局限性,需要机头多走很多行程,来带不同的纱嘴进行编织,大大影响编织效率。
因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横机一体式纱嘴,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横机一体式纱嘴,解决当前横机纱嘴无法单独控制的缺陷,采用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一体的自跑式纱嘴电机,来实现纱嘴的自运行,摆脱与机头束缚,完全根据花色的需要自己运行到指定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横机一体式纱嘴,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板、驱动散热板,伺服电机驱动板内置在驱动散热板的内部,两者连成一体式结构安装在伺服电机尾部。
所述的伺服电机驱动板包括DSP处理器、驱动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磁偏位置检测电路、CAN总线收发器;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CAN总线收发器都与DSP处理器进行收发信号,驱动控制电路连接到所述的纱嘴驱动模块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流信号和角度信号,分别通过电流检测电路和磁偏位置检测电路反馈至DSP处理器中,形成双闭环控制。
所述的伺服电机驱动板包括DC-DC电源,支持24V~48V高直流电源输入,DC-DC电源为DSP处理器、CAN总线收发器、驱动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的CAN总线收发器通过总线连接到控制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一体化设计思路,可以利用CAN组网通信,实现纱嘴的独立运行,进行横机编织的行程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纱嘴自身带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控制核心采用带浮点算法的DSP处理器,可以快速高效的处理伺服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算法,电流反馈有电流检测电路完成,位置检测有磁偏检测电路完成,电流和位置的双闭环控制更能很好的控制伺服的快速响应和精准定位,来达到纱嘴在机头高速运行时的能快速平稳准确的运行到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伺服电机驱动板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如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驱动板2、驱动散热板3。驱动散热板3一面内凹,方便伺服电机驱动板3内置,驱动散热板2另一面呈散热片状结构,然后将驱动散热板2固定在伺服电机1的尾部,使得伺服电机驱动板2夹固在伺服电机1和驱动散热板3之间,使得整体机械机构上呈一体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6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选针三角及底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喂纱圈整体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