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锁式珠宝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0003.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喜钻珠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17/00 | 分类号: | A44C17/00;A44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邓星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宝 锁定 本实用新型 上端 金属笼 卡合 锁式 下端 开口 使用寿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锁式珠宝,包括珠宝本体、上锁定机构和下锁定机构,珠宝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锁定结构卡合与第一凹槽内,所述下锁定机构卡合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珠宝本体的中部安装于一金属笼中,该金属笼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大于珠宝本体的上端外径和下端外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并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珠宝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体锁式珠宝。
背景技术
由金银等天然材料(矿物、岩石、生物等)制成、具有一定价值的首饰、工艺品或其他珍藏统称为珠宝。珠宝的大小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宝石如和田玉、翡翠等非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通常会被打磨成曲面以表现其温润及谁敢,再将打磨后的宝石与贵金属牢固连接形成珠宝,其连接方式通常为爪镶、包镶、起钉镶、逼镶、柱镶、轨道镶等镶造方式。
然而,这种通常使用宝石作为子体,贵金属作为母体,将子体镶嵌至母体上的珠宝结构,实用新型人在使用以及生产制造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如果用户需要改变珠宝的样式,需要请专业的手工业者拆卸宝石与贵金属后重新进行珠宝设计,再使用专业的手工工具剔除或利用原有的镶嵌工具,然后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对宝石或贵金属进行在加工,这种不易拆卸的珠宝结构,改变珠宝样式的效率低,使宝石或贵金属的可重复利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锁式珠宝,其能解决现有技术的珠宝样式改变效率低、不易拆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体锁式珠宝,包括珠宝本体、上锁定机构和下锁定机构,珠宝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锁定结构卡合与第一凹槽内,所述下锁定机构卡合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珠宝本体的中部安装于一金属笼中,该金属笼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大于珠宝本体的上端外径和下端外径。
优选的,所述珠宝本体为钻石。
优选的,所述金属笼的形状与珠宝本体中部形状匹配。
优选的,珠宝本体的上端和下端结构和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与珠宝的上端和下端的形状匹配。
优选的,上锁定机构包括顶支架和第一锁定圈,所述第一锁定圈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并且通过第一锁紧螺丝固定,所述第一锁定圈的两端与所述顶支架的两端连接,所述顶支架与所述第一锁定圈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下锁定机构包括底支架和第二锁定圈,所述第二锁定圈设置于第二凹槽内,并且通过第二锁紧螺丝固定,所述第二锁定圈的两端与所述底支架的两端连接,所述底支架与所述第二锁定圈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珠宝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定一个锁定机构,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锁紧螺丝取下即可拆卸完毕,拆卸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顾客自己就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并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支架;2、第一锁定圈;3、珠宝本体;4、第一锁紧螺丝;5、第二锁定圈;6、底支架;7、第二锁紧螺丝;8、第一凹槽; 9、第二凹槽;10、金属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单体珠宝,所公开的单体珠宝即珠宝的主体主使用了一种材料,如单一种玉石、单一种钻石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喜钻珠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喜钻珠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0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