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舱体内部冲击波测量安装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4711.4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0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马丽芳;孟晓妮;陈蕊;韩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F16M13/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华金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基座 薄壁 体内部 小径端 通孔 冲击波测量 二级阶梯状 大径腔 柱状体 舱体 外壁 本实用新型 基座安装孔 通孔内腔 装置结构 大径端 内螺纹 外螺纹 固连 穿过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舱体内部冲击波测量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整体为柱状体,外壁为二级阶梯状,且小径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柱状体沿轴线处开有通孔,通孔内腔呈二级阶梯状,大径腔位于安装基座小径端内,且大径腔内设有内螺纹;舱体薄壁上设有通孔作为基座安装孔;安装基座小径端穿过该通孔后,大径端卡在舱体内部,与舱体薄壁进行固连。本装置结构简单,小型化,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工装领域,涉及一种冲击波传感器固定安装装置,具体是一种薄壁舱体内部冲击波测量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压电式冲击波传感器具有寿命长、稳定可靠、非线性小、频响高等特点,所以在国内冲击波测量中被大量使用。该类传感器一般由传感器柱、紧固螺母、密封圈和信号线组成。传感器柱的外形基本一致参照图1,其整体结构为圆柱状,两端分别为冲击波感应面和信号输出端。其中信号输出端为螺纹接口配合配套的信号线将电信号传送至采集仪,外壁靠近感应面端设有一段凸台,作为密封垫圈的安装平台。
使用该类传感器测量薄壁舱体内的冲击波时,受传感器外形尺寸及舱体四周壁体较薄等因素影响,无法直接在壁体上直接加工传感器安装孔。之前测试此类冲击波时,多在内舱壁上焊接出一段安装柱,使用胶带或铁丝将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柱上。这种方法不仅操作不方便,冲击波压强较大时,传感器特别容易松动,而且焊接的安装柱改变舱内空间布局,影响冲击波分布,使得测量结果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薄壁舱体冲击波传感器安装装置,不仅要解决冲击波传感器安装问题,而且要满足舱体封闭及强度要求。由于密闭舱体内的冲击波测量数值较大,特别是火炮炮舱内的冲击波测量,峰值达到1~5个兆帕,整个安装基座体的强度和牢固程度要达到要求。其次安装基座体必须小型化,如果因为传感器的安装改变了舱内空间的布局,占用较多舱内空间必然引起气流、压强与实际分布偏差较大,造成测试工装引起的测量误差。安装基座体的使用不能改变整个舱体的密封性,影响到关于气体浓度和成分等其他相关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舱体内部冲击波测量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整体为柱状体,外壁为二级阶梯状,且小径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柱状体沿轴线处开有通孔,通孔内腔呈二级阶梯状,大径腔位于安装基座小径端内,且大径腔内设有内螺纹;舱体薄壁上设有通孔作为基座安装孔;安装基座小径端穿过该通孔后,大径端卡在舱体内部,与舱体薄壁进行固连;冲击波传感器感应面自安装基座大径腔内插入,且保证冲击波传感器感应面与安装基座大径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基座体内孔的小径腔深度与传感器外壁凸台到感应端面的距离保持一致;大径腔深度不能超过传感器外壁凸台到信号输出端的距离,确保信号输出端在安装基座外部,不影响信号线的安转。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基座体结构简单,小型化,便于加工。传感器与基座体的安装形式不仅可靠性高,而且基座体对传感器启到“铠甲”的作用,避免高温、火焰对传感器内部电路损坏。安装基座内孔凸台配合传感器外表面凸台启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凸台之间可以增加密封圈进一步加强系统密封性,避免传感器输出线被外泄的气流冲击,造成输出线接头松动。安装基座体与紧固螺母的紧固配合可以在密封舱体的薄壁上灵活安装,满足薄壁舱体内部冲击波测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冲击波传感器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舱体薄壁基座安装孔示意图。
图3安装基座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安装基座紧固螺母示意图。
图6是安装基座体、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6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4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实验工装
- 下一篇:一种多种通讯融合具有防潮功能的温湿度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