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2977.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2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纪坤;顾树信;宋恒耀;曹文景;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件 池塘 捕捞装置 生活习性 单条 拉出 拉绳 通孔 简易 本实用新型 捕鱼装置 连接拉绳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池塘埂 插接 放入 网片 鱼体 捕鱼 捕捞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它包括内径为25—30cm的PE管材,PE管材的一端采用网片封闭,PE管材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拉绳的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通孔连接PE管材,拉绳的另外一端连接用于插接在池塘埂边的杆件,PE管材能够放置到池塘内仅使得单条四鳃鲈鱼进入到PE管材内,操作所述杆件能够将PE管材从池塘内拉出。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四鳃鲈鱼的生活习性将其在夜里放入到池塘内,四鳃鲈鱼能够进入捕鱼装置内并通过杆件拉出,其结构设计简单,充分利用了四鳃鲈鱼的生活习性以及鱼体的本身属性,完成单条四鳃鲈鱼的顺利捕捞,避免了传统上捕鱼方式带来的数量不稳定以及闷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因四鳃鲈鱼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一般用地龙捕捞,但地龙捕捞存在捕捞数量不稳定,或多或少,多了还会出现闷死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捕捞数量稳定,从而减少经济损失的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包括内径为25—30cm的PE管材,PE管材的一端采用网片封闭,PE管材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拉绳的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通孔连接PE 管材,拉绳的另外一端连接用于插接在池塘埂边的杆件,PE管材能够放置到池塘内仅使得单条四鳃鲈鱼进入到PE管材内,操作所述杆件能够将PE管材从池塘内拉出。
所述网片捆扎固定在PE管材一端的端部。
所述通孔距离管口的距离为1-2cm。
所述拉绳的长度为2-4m。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的径为25—30cm的PE管材制成的四鳃鲈鱼捕捞装置,利用四鳃鲈鱼的生活习性将其在夜里放入到池塘内,四鳃鲈鱼能够进入捕鱼装置内并通过杆件拉出,其结构设计简单,充分利用了四鳃鲈鱼的生活习性以及鱼体的本身属性,完成单条四鳃鲈鱼的顺利捕捞,由此避免了传统上捕鱼方式带来的数量不稳定以及闷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四鳃鲈鱼简易的捕捞装置,包括内径为25 —30cm的PE管材1,PE管材1的一端采用网片2封闭,PE管材1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拉绳3的通孔4,通孔4距离管口的距离为1-2cm,拉绳3的长度优选为2-4m,制作过程中取一根内径50mm—75mm的黑色的PE管,切成25—30cm长,PE管材1的一端用网片包住并扎紧,PE 管材1的另外一端在距离管口1-2cm处打一个直径3mm孔,然后用一根 3m长的绳子扣紧,也就是说拉绳3的一端通过通孔连接PE管材,拉绳 3的另外一端连接用于插接在池塘埂边的杆件5,PE管材1能够放置到池塘内仅使得单条四鳃鲈鱼进入到PE管材内,操作杆件5能够将PE管材从池塘内拉出。
捕捞时:每天傍晚前将本实用新型的四鳃鲈鱼捕捞装置放入池塘中,杆件5(小木棍)插在池塘的埂边即可,第二天早晨,将小木棍拔起,连同拉绳带以及整个四鳃鲈鱼捕捞装置一起收到岸上,将有网片的一头朝上,另一头对着水桶,里面的四鳃鲈鱼就会自动掉入水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2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