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3348.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李小鹏;冯帅凯;梁敬超;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筋材 混凝土试块 加载框架 本实用新型 双向作动器 反力框架 粘结试验 施加 试件 粘结 反向作用力 双向作用力 本构关系 荷载作用 理论支撑 实际工程 双向受力 相对滑移 转换头 滑移 测量 贯穿 | ||
1.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作动器(1)、试件(2)、反力框架(3)和加载框架(4),所述试件(2)包括混凝土试块(201)和筋材(202),筋材(202)贯穿混凝土试块(201)且与混凝土试块(201)粘结,所述双向作动器(1)通过转换头(101)可带动加载框架(4)对混凝土试块(201)施加沿筋材(202)长度方向的双向作用力,当所述加载框架(4)对混凝土试块(201)施加沿筋材(202)长度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反力框架(3)对筋材(202)施加反向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2)还包括固定在筋材(202)一端的第一筋材锚具(203)和固定在筋材(202)另一端的第二筋材锚具(204),所述第一筋材锚具(203)和第二筋材锚具(204)均由钢套筒和高强灌浆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框架(3)包括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及多个撑杆(33),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和撑杆(33)使筋材(202)处于拉紧状态,撑杆(3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31)固定连接,撑杆(3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3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试块(201)位于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之间,所述第一筋材锚具(203)位于在第一支撑件(31)的外侧,所述第二筋材锚具(204)位于第二支撑件(3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均由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叠加组成,所述筋材(202)靠近第一支撑件(31)的一端依次穿过内固定板、外固定板且使第一筋材锚具(203)与第一支撑件(31)的外固定板抵接,靠近第二支撑件(3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支撑件(32)的内固定板、外固定板且使第二筋材锚具(204)与第二支撑件(32)的外固定板抵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的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的中部分别设有开口,外固定板开口与内固定板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对,外固定板开口的内端位于外固定板中心,内固定板开口的内端位于内固定板中心;外固定板开口内端与内固定板开口内端组成了供所述筋材(202)穿过的通道,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筋材(202)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筋材锚具(203)、第二筋材锚具(204)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框架(4)包括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及多个拉杆(43),所述混凝土试块(201)位于所述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之间且被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夹紧,所述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之间且均固定在所述拉杆(43)靠近所述混凝土试块(201)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的长度,所述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均由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叠加组成,所述筋材(202)靠近第三支撑件(41)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支撑件(41)内固定板、外固定板,靠近第四支撑件(4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四支撑件(42)的内固定板、外固定板;
所述第三支撑件(41)、第四支撑件(42)的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的中部分别设有开口,外固定板开口与内固定板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对,外固定板开口的内端位于外固定板中心,内固定板开口的内端位于内固定板中心;外固定板开口内端与内固定板开口内端组成了供所述筋材(202)穿过的通道,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筋材(202)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筋材锚具(203)、第二筋材锚具(204)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33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
- 下一篇:一种试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