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颌埋伏牙腭侧入路拔除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857.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飞;陈阳;田明;张文斌;吴锦阳;王旭东;沈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A61B90/11;B33Y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环 拔除 牙列 上颌 本实用新型 拔牙 导板 导杆 位点 腭侧 支撑 表面弧度 弧形曲面 患者上颌 上表面 腔体 上牙 匹配 牙齿 损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颌埋伏牙腭侧入路拔除导板,包括牙列支撑部、导杆和定位环,牙列支撑部设有与患者上牙列相配合的腔体,定位环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且与患者上颌骨的腭部表面弧度相匹配,定位环与牙列支撑部之间通过导杆连接,定位环与待拔除的埋伏牙拔牙位点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高效地定位拔牙位点,降低损伤牙齿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埋伏牙拔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颌埋伏牙腭侧入路拔除导板。
背景技术
埋伏牙是指由于发育的原因,导致的牙齿正常位置、正常时间萌出受阻,或由于牙量与骨量不匹配,导致牙齿位置异常,发生于上颌骨时常由于颌骨位置较为狭窄,埋伏牙正常牙齿牙根之间距离过窄,部分多生牙(多为前牙)位置较为腭侧倾斜,常规颊侧入路或唇侧入路拔除常会去除较多骨质,易造成感染及口鼻瘘,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另外,由于腭侧血管丰富,手术视野不清楚,常规的传统腭侧入路拔除多生牙过程中,即使术前已有全景片或CT重建加以定位,但是术中仍不可避免去除较多骨质,可能伤及切牙孔,损伤腭降动脉,导致愈合时间延长,加大术后感染风险。
现有手术中更多的依赖于术者的经验进行多生牙位置的三维位置的确定,治疗过程常为术前反复确认位置,直接切开,但由于并无精确位置辅导,手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全景片的定位偏差导致切开后真实位置与影像位置存在差异,加大术中损伤牙根风险及延长手术时间;第二,去除或磨除腭部骨质时选取位置不适合导致拔牙创扩大,切牙孔损伤,腭降动脉破损,出现严重后果;第三,多生牙与正常牙齿位置过于接近时,手术创伤伤害到牙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颌埋伏牙腭侧入路拔除导板,精确、高效定位拔牙位点,降低术创和损伤牙齿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颌埋伏牙腭侧入路拔除导板,包括牙列支撑部、导杆和定位环,所述牙列支撑部设有与患者上牙列相配合的腔体,所述定位环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且与患者上颌骨的腭部表面弧度相匹配,所述定位环与牙列支撑部之间通过导杆连接,所述定位环与待拔除的埋伏牙拔牙位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牙列支撑部两侧分别通过导杆与定位环连接。
该导板采用树脂经3D打印一体成型。
所述定位环与待拔除的埋伏牙牙冠的位置相对应。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牙列支撑部的腔体与患者的上牙列相配合,利用患者上牙列与拔牙位点位置关系的唯一性,从而能够确保定位环定位拔牙位点的唯一性和准确性,避免了术中患者体位变化对拔牙位点定位造成影响,高效定位,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另外,定位环的设置确保了拔牙的安全边缘,降低了术中临近牙齿遭受损伤的风险,有利于减少去骨量,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术中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上颌埋伏牙腭侧入路拔除导板,包括牙列支撑部1、导杆2和定位环3,该导板采用树脂经3D打印一体成型。
牙列支撑部1设有与患者上牙列相配合的腔体,定位环3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且与患者上颌骨的腭部表面弧度相匹配。定位环3与牙列支撑部1之间通过导杆2连接,牙列支撑部1两侧分别通过导杆2与定位环3连接。定位环3与待拔除的埋伏牙牙冠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