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除碳功能的管式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6502.X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3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东;段云彪;王开军;胡劲;傅强;张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7/0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炉 气流控制阀 流量计 连通 管式炉炉管 余热 除碳装置 软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 出气软管 三通接头 抽气式 出气端 风扇 残留 工作效率 进气软管 排气通路 实验样品 支路 还原剂 进气端 气瓶 保温 加热 去除 冷却 能源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除碳功能的管式炉,包括气瓶、进气软管、管式炉炉管进气端、管式炉、管式炉炉管出气端、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出气软管;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包括三通接头、气流控制阀Ⅰ、气流控制阀Ⅱ、软管接头、抽气式风扇、流量计,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的三通接头一端与管式炉炉管出气端连通,另外两端分别与气流控制阀Ⅰ和气流控制阀Ⅱ连通,将管式炉排气通路分为两个支路;气流控制阀Ⅰ与软管接头连通,软管接头与出气软管连通;气流控制阀Ⅱ与流量计连接,流量计与抽气式风扇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管式炉正常升温保温之后的余热来去除实验样品中残留的碳,省去了以碳为还原剂时使用管式炉,冷却至室温后样品残留有多余的碳,而需将样品再次在空气中加热以除碳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节省能源,干净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除碳功能的管式炉,属于管式炉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碳热还原法等实验方法中碳常作为一种还原剂来参与反应,为促进反应的进行和保证反应彻底,通常在配比时会多加入比反应式所需的更多量的碳,所以在实验完成后会有残余的碳存在。为了除去这些残余碳,通常做法是将样品在空气中再次加热到500-600℃并保温一段时间以使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以除碳。
在用管式炉加热并保温实验样品使之反应完成后,管式炉断电并冷却的过程中,从断电时管式炉的温度到冷却至室温,这些余热散发到周围环境而完全浪费掉,可以将之利用起来,在炉管中样品处降至样品的氧化温度之下一定温度范围后,通入空气使碳在余热的作用下燃烧以除去残余碳。
用此方法除碳时,如果直接断开保护气氛的输入或打开阀门中断真空环境,使炉管暴露于空气中,空气自然流动进炉管,由于管式炉的接口比较狭小,而且炉管两端塞有用于防止热量散发的炉塞,都极大的阻碍空气的流动,使得用余热除碳不彻底,冷却至室温后样品中还会有碳的残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除碳功能的管式炉,利用管式炉正常升温保温之后的余热来去除实验样品中残留的碳,省去将样品再次加热以除碳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节省能源,干净环保;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气瓶7、进气软管8、管式炉炉管进气端9、管式炉10、管式炉炉管出气端11、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12、出气软管13;管式炉10两端分别设有管式炉炉管进气端9和管式炉炉管出气端11,管式炉炉管进气端9通过进气软管8与气瓶7连通,管式炉炉管出气端11与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12连通,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12包括三通接头1、气流控制阀Ⅰ2、气流控制阀Ⅱ3、软管接头4、抽气式风扇5、流量计6,管式炉用余热除碳装置12的三通接头1一端与管式炉炉管出气端11连通,另外两端分别与气流控制阀Ⅰ2和气流控制阀Ⅱ3连通,将管式炉排气通路分为两个支路;气流控制阀Ⅰ2与软管接头4连通,软管接头4与出气软管13连通;气流控制阀Ⅱ3与流量计6连接,流量计6与抽气式风扇5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气式风扇5有多个档位,可以控制风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气式风扇5接入管式炉10的电源,或者用电池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碳热还原法等用碳做还原剂的实验方法中,作为还原剂的碳的量会比公式配比的量更多,以促进反应进行以及保证反应进行彻底,样品在管式炉中加热保温后会有残留的碳掺杂在样品里面,需将反应完成之后的样品在空气中500℃左右再加热保温一段时间,以使碳与空气中氧气燃烧从而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6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T生产用的固化炉余热利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烧结炉用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