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1520.7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习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0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棒 棒身 弧形连接片 连接杆 收缩腔 边丝 混凝土 预应力钢棒 连接板 连接网 螺纹槽 弹簧 卡槽 凸起 粘接 本实用新型 碳化钨颗粒 钢板基层 交替设置 抗氧化层 连接结构 中央设置 侧面 镀锌层 耐磨层 强化层 韧性层 握裹力 契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包括钢棒本体、螺纹槽、卡槽、凹槽和凸起,钢棒本体由连接板、棒身和边丝组成,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棒身由镀锌层、碳化钨颗粒层、强化层、韧性层、耐磨层、抗氧化层和钢板基层组成,棒身的侧面均匀交替设置有凹槽和凸起,螺纹槽内契合设置有边丝,边丝由四个弧形连接片、四个连接网、四根弹簧、连接杆和收缩腔组成,弧形连接片之间通过连接网两两连接形成了收缩腔,收缩腔的中央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四周分别通过弹簧与弧形连接片连接,该钢棒,增强了混凝土与棒身结构的握裹力,提高了连接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钢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材在施工时要先给钢材施加拉力,然后浇筑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要求松开钢材,使钢材回缩,与正常使用荷载的拉力抵消。这就要求钢材与水泥间的握裹力强,才能保证在施工或以后的工作中,钢材不轻易回缩,保证工作的强度和安全性,预应力钢棒通常为直条,表面光滑,在混凝土中使用时,抓合力差,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并且韧性差,因此设计一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包括钢棒本体、螺纹槽、卡槽、凹槽和凸起,所述钢棒本体由连接板、棒身和边丝组成,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棒身,所述棒身由镀锌层、碳化钨颗粒层、强化层、韧性层、耐磨层、抗氧化层和钢板基层组成,所述镀锌层的底部设置有碳化钨颗粒层,所述碳化钨颗粒层的底部设置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底部设置有韧性层,所述韧性层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设置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底部设置有钢板基层,所述棒身的侧面均匀交替设置有凹槽和凸起,所述棒身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契合设置有边丝,所述边丝由四个弧形连接片、四个连接网、四根弹簧、连接杆和收缩腔组成,所述弧形连接片之间通过连接网两两连接形成了收缩腔,所述收缩腔的中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四周分别通过弹簧与弧形连接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槽的深度与边丝的直径总和比棒身的直径大2mm。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层为表面进行过喷丸处理的钢层。
进一步的,所述韧性层为一种聚氨酯弹性体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为一种高锰钢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层为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有效提升混凝土与钢棒的粘接强度的预应力钢棒,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提供了拉伸着力点,便于拉伸工作的展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棒身,镀锌层的底部设置有碳化钨颗粒层,镀锌层可以起到美观、防锈等作用,碳化钨颗粒层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硬度,碳化钨颗粒层的底部设置有强化层,使得表面产生冷硬层和残余压应力,强化层的底部设置有韧性层,使材料具有更好的韧性,不易断裂,棒身的侧面均匀交替设置有凹槽和凸起,使得棒身表面凹凸,使得混凝土与棒身结构的握裹力强,混凝土不易脱落,拉伸棒身时,提高螺纹槽挤压边丝,使得边丝也随之拉伸,从而弧形连接片向内挤压弹簧,收缩腔变小,混凝土经由连接网进入收缩腔内部,从而使得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该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边丝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习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习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1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造简单的减震桥梁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整体式路基桥梁的凸形背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