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耳穴贴及耳穴助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7501.1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朱育明;章丽丽;叶朝阳;张昕贤;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穴贴 贴层 耳穴 药丸 本实用新型 水胶体敷料 卷放装置 包覆 基带 三明治 防水透气性能 不良事件 皮肤破损 粘贴部位 传动轮 发生率 疼痛感 依从性 过敏 平齐 贴压 治疗 瘙痒 感染 概率 医疗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耳穴贴及耳穴助贴器,包括由水胶体敷料作为贴层的耳穴贴,药丸的3/4~1包覆在贴层中,且将该耳穴贴安装于由传动轮组成的卷放装置上形成耳穴助贴器。在本实用新型中,贴层所选水胶体敷料,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能够有效避免耳穴粘贴部位出现皮肤破损、瘙痒、过敏、感染等症状;药丸包覆在贴层中,与贴层表面基本平齐,一方面减轻了使用者贴压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另一方面降低了药丸脱落的概率,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降低了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第一基带、贴层和第二基带呈三明治形设计,更加便于耳穴贴的存放和运输。此外,将耳穴贴安装在卷放装置上,使得耳穴贴压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耳穴贴及耳穴助贴器。
背景技术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发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机体阴阳之功效,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传统的耳穴贴是一定长度的条状胶布条,条状胶布条多是直接粘接在板状承载物上,常规使用耳穴贴时,先将条状胶布用剪刀裁剪成小片状耳穴贴,然后用探棒寻找到合适的穴位,再用血管钳或镊子夹取耳穴贴的一个角对准耳穴进行粘贴。
传统耳穴贴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耳穴贴采用的普通胶布,透气性差,使用后常常导致粘贴局部皮肤的瘙痒、过敏、感染等不适,去除时常常引起皮肤破损;(2)普通胶布不防水,遇水容易剥脱,药丸遇水容易损坏变质;(3) 传统耳穴贴除去时黏胶残留多,不易清除;(4)传统耳穴贴药丸突出于胶布表面,一方面导致粘贴不服贴,胶布及药丸容易脱落,轻则药丸脱落至体外,需要重新更换耳穴贴,重则脱落至耳内,导致严重后果,引发医疗不良事件。另一方面,由于药丸的挤压导致局部出现较深的凹陷,疼痛难忍,中断治疗,依从性差;(5)传统耳穴贴包装为纸片状,药丸突出于胶布表面,药丸极易脱落,增加损耗;(6)使用传统耳穴贴进行操作时,需要血管钳或镊子等辅助工具。
现有技术中的水胶体敷料临床常用于慢性伤口,其核心主要包括内层的水胶体基层和外层的防水性薄膜(常选用聚氨酯薄膜),水胶体基层是采用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的颗粒与橡胶粘性材料混合后制成的,结合了水溶性高分子的吸水性能和橡胶材料的粘性,敷贴在皮肤表面后,水溶性高分子的颗粒吸水后溶胀,形成一层湿润的凝胶,为创面提供了一层隔热层,使创面的温度与体温接近,而橡胶基材则使敷料粘贴在伤口上,另外,水胶体基层可以很方便的从伤口上取出,并且去除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耳穴贴,具有防水透气性能,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及舒适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耳穴助贴器,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耳穴贴粘贴在使用者的耳穴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耳穴贴,包括带体和卷芯,带体缠绕于卷芯上,带体包括第一基带、贴层和第二基带,贴层为水胶体敷料,贴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紧密贴合于第一基带和第二基带上,贴层由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点断易撕压痕分离成若干个贴层单元,每个贴层单元的中部设有穴位按摩珠,穴位按摩珠设置在贴层朝向第二基带的一面,且穴位按摩珠包覆在贴层内。
优选地,在所述新型耳穴贴中,所述水胶体敷料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水胶体基层和聚氨酯薄膜层,水胶体基层与第二基带紧密贴合;聚氨酯薄膜层与第一基带紧密贴合。水胶体敷料可以参见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605118U)公开的一种防水阻菌水胶体敷料。
优选地,在所述新型耳穴贴中,所述贴层单元的中部呈弓形,弓形的两端向外延伸设有水平延展部,第一基带上设有与贴层单元的弓形中部相适配的内弧面。
优选地,在所述新型耳穴贴中,所述穴位按摩珠包括药丸和固定部,固定部呈T字形支架,固定部的垂直端与药丸固接,固定部的水平端嵌入至贴层中,药丸的3/4~1包覆在贴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7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