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胆实时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350.0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金广家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胆 红外线测温装置 锅体 实时测温装置 通孔 体内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连接 非接触式 实时测温 控制器 测温 内罩 显示器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胆实时测温装置,包括有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体内罩上设有内罩通孔,所述锅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设置于锅体上且正对内罩通孔用于检测内胆温度的红外线测温装置和显示器,利用红外线测温装置与内胆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测温,更好地保护红外线测温装置以及提高测温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胆实时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压力锅、电饭锅等家电测温装置多与内胆直接接触,使得测温装置容易沾染尘埃和水汽,因此测温装置容易损坏,且积聚灰尘后在内胆与测温装置间的灰尘容易影响测温准确性,同时锅体内的发热盘与内胆直接接触进行加热,因此测温装置与内胆进行接触测温时缺乏准确性,容易误导烹调师进行食材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胆实时测温装置,利用红外线测温装置与内胆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测温,更好地保护红外线测温装置以及提高测温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内胆实时测温装置,包括有锅体1,所述锅体1内设有内胆2,所述锅体1内罩上设有内罩通孔3,所述锅体1上设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连接有设置于锅体1上且正对内罩通孔3用于检测内胆2温度的红外线测温装置5和显示器6。
所述红外线测温装置5包括有正对内罩通孔3用于汇聚穿过内罩通孔3红外辐射能量的光学系统51,所述光学系统51顺次连接有用于将汇聚的红外辐射量能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探测器52、用于放大电信号的信号放大器53以及将放大电信号转化为温度值的信号处理器54,所述信号处理器54与控制器4连接。
所述锅体1上设有与控制器4连接的输入面板7。
所述内罩通孔3设置于锅体1内罩下方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内罩设置内罩通孔,并利用红外线测温装置与内胆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测温,有效地延长红外线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非接触时测温和红外线测温装置上灰尘积聚的减少更好地保护红外线测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控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内胆实时测温装置,包括有锅体1,所述锅体1内设有内胆2,所述锅体1内罩上设有内罩通孔3,所述锅体1上设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连接有设置于锅体1上且正对内罩通孔3用于检测内胆2温度的红外线测温装置5和显示器6。
其中,所述红外线测温装置5包括有正对内罩通孔3用于汇聚穿过内罩通孔3红外辐射能量的光学系统51,所述光学系统51顺次连接有用于将汇聚的红外辐射量能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探测器52、用于放大电信号的信号放大器53以及将放大电信号转化为温度值的信号处理器54,所述信号处理器54与控制器4连接。
工作时,锅体1发热盘对内胆2进行加热工作,此时内胆2向外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穿过内罩通孔3,红外线测温装置5中正对于内罩通孔3前的光学系统51汇聚穿过的内罩通孔3的红外辐射能量,光电探测器52将汇聚的红外辐射能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放大器53放大后传输到信号处理器54中转化为实时温度值,控制器4随之将实时温度值在显示器6上显示,用户通过显示器6可以即时知道内胆的温度,便于后期食材的处理。
所述锅体1上设有与控制器4连接的输入面板7,用户可通过输入面板7设定工作指令,所述内罩通孔3设置于锅体1内罩下方侧面上,使检测温度更贴近于食材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金广家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金广家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