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以及激光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3681.0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3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爱德华·尼尔森;洪觉慧;施瑞;张运芝;张金军;王天宇;宋锦江;李旭东;廉志先;田敬党;陈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魔迪多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03;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机构 初定位 定位部 激光加工系统 激光加工 视觉相机 承载件 精定位 本实用新型 工件外轮廓 放置工件 工件抓取 加工效率 采集 图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以及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承载件、初定位单元和精定位单元,承载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工件的定位部,初定位单元用于将工件抓取并输送至定位部处,精定位单元包括视觉相机,视觉相机用于采集位于定位部上的工件外轮廓图像。该定位机构采用初定位和精确定位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定位,工件的位置更加精确,且缩短了定位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以及激光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激光精密加工领域,对工件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传统的工件定位方法是主要采用机械定位,因受到夹具的加工精度以及装配精度的限制,且对机械系统的重复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实现起来很困难且存在效率低等问题。
随着机器视觉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视觉定位系统应运而生。作为激光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视觉定位系统可以自动定位加工,纠正工件到正确加工位置,对产品的形状、表面缺陷、尺寸大小进行检测,对产品进行分类和加工定位,提高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激光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激光加工系统采用机械定位机构,定位精确性差,降低了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以改善传统的激光机工过程中采用机械定位机构对工件进行定位导致定位精确性低、加工质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加工系统,以改善传统的激光机工过程中采用机械定位机构对工件进行定位导致定位精确性低、加工质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工件的定位部,
初定位单元,所述初定位单元用于将工件抓取并输送至所述定位部处,以及
精定位单元,所述精定位单元包括视觉相机,所述视觉相机用于采集位于所述定位部上的工件外轮廓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包括承载板以及光源,所述承载板具有承载面,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光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光孔的一端口位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承载板内,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通光孔照射在工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光孔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通光孔位于同一矩形的四条边上,该矩形的每条长度侧边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光孔,该矩形的每条宽度侧边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通光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正反面识别孔,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正反面识别孔照射到工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精定位单元还包括安装架,所述视觉相机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视觉相机相对于所述安装架滑动进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承载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上对应所述定位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以及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用于与第一真空发生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魔迪多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魔迪多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3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型材表面处理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种准3D加工球冠栅网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