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气固分离的新型加氢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0106.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张刚;李维;王凤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焦 合成气 炉体 合成气出口 半球形 减速板 折流筒 本实用新型 反应物入口 加氢气化 气固分离 导流筒 半焦出口 从上至下 分离效果 炉体内部 向下运动 运动路径 自重下落 喇叭状 侧壁 底端 排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气固分离的新型加氢气化炉,其包括炉体,在炉体的顶部设有反应物入口,在炉体的侧壁设有合成气出口,在炉体的底部设有半焦出口,在反应物入口下方的炉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半焦导流筒、半球形减速板和折流筒,半焦导流筒的底端低于合成气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合成气和半焦与半球形减速板接触后,大部分合成气运动方向改变,从合成气出口排出,其余的合成气和半焦运动速度变缓,半焦依靠自重下落,合成气与半焦分离;半焦与少量合成气沿半球形减速板边缘向下运动后,遇到折流筒,折流筒的上部为喇叭状,延长了合成气与半焦的运动路径,减缓了合成气与半焦的运动速度,保证了合成气与半焦的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气固分离的新型加氢气化炉。
背景技术:
加氢气化反应是指含碳化合物与氢气在温度为700-1000℃、压力为5-10MPa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气和高热值半焦的过程。半焦在气化炉中下降时,由于合成气的密度小于半焦,两者依靠自身重力作用进行气固分离,合成气从气化炉侧壁上的合成气出口排出,半焦从气化炉底部的排焦口排出。
在实际操作中,合成气和半焦的分离存在以下问题:半焦与合成气的分离路程较短,由于半焦颗粒较细且密度小的自身特性,合成气和半焦的分离效果较差,合成气夹带大量的半焦进入后系统,增大了除灰系统的工作负荷,长周期运行会造成后续除灰系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气和半焦分离效果好,减小了除灰系统工作压力的利于气固分离的新型加氢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利于气固分离的新型加氢气化炉,其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反应物入口,在所述炉体的侧壁设有合成气出口,在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半焦出口,在所述反应物入口下方的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半焦导流筒,所述半焦导流筒的外壁的顶部与所述炉体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半焦导流筒的上部为喇叭状,所述半焦导流筒的下部为圆筒状,所述半焦导流筒的底端低于所述合成气出口;
在所述半焦导流筒下方的所述炉体的内壁上通过支架设有上凸的半球形减速板,所述半球形减速板的底端直径小于所述炉体的内径;
在所述半球形减速板下方的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折流筒,所述折流筒的外壁的顶部与所述炉体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折流筒的上部为喇叭状,所述折流筒的下部为圆筒状。
进一步的,所述半焦导流筒和所述折流筒的底部分别为扩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合成气与半焦在炉体内部向下运动,与半球形减速板接触后,大部分合成气运动方向改变,从合成气出口排出,其余的合成气和半焦运动速度变缓,半焦依靠自重下落,合成气与半焦分离;2、半焦与少量合成气沿半球形减速板边缘向下运动后,遇到折流筒,折流筒的上部为喇叭状,延长了合成气与半焦的运动路径,减缓了合成气与半焦的运动速度,保证了合成气与半焦的分离效果;3、炉体底部的半焦被合成气扰动向上运动时,被折流筒挡住,避免了合成气中半焦含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炉体1,反应物入口2,合成气出口3,半焦出口4,半焦导流筒5,半球形减速板6,折流筒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0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