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双吸泵的新型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3114.5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举;潘产金;陈王麒;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吸泵 密封环 契形 本实用新型 契形结构 新型密封 密封面配合 高效节能 高压流体 进口液流 局部阻力 流动状态 契形配合 容积效率 水力效率 叶轮口环 大系数 低压端 密封面 内圆角 液流 密封 应用 流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吸泵的新型密封环,包括双吸泵、以及设在所述双吸泵上的密封环;所述双吸泵和密封环通过契形结构密封;所述契形结构包括开设于在密封环上的契形槽、以及位于双吸泵上的契形端,所述密封环通过契形槽配合契形端固定安装在双吸泵上,且契形槽和契形端构成长距离的密封面;在所述密封环的内侧设有大系数的内圆角。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叶轮口环形成契形配合面,来防止高压流体向低压端流动,不仅增加了密封面配合长度,液流局部阻力,还对进口液流流动状态有积极改善作用,从而提高泵容积效率和水力效率,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双吸泵的新型密封环。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的双吸泵密封环设计而言,为满足铸造误差而不影响泵装配,或为了加工方便,将叶轮口环和密封环都加工为平直型,间隙一般为0.25~0.5mm。而密封环是为防止液流由泵高压腔向低压腔流动的器件,在设计中应该将密封性能达到最佳为好,这就要求减少密封环的泄漏量,而减少泄漏量最直接方法是缩小配合面间隙、增加密封面长度,增加过流间隙阻尼这三种措施。
但是上述的三种技术手段,存在下列缺陷:
由于减少密封面间隙会使泵转子发生机械摩擦,增加设备的故障率,从而一般上取0.25~0.5mm,因此减小密封面间隙从可靠性考虑不可取。
增加密封面长度,就要相应增加泵轴轴向长度,这样会增大轴的挠度,也增大泵的安装空间,从经济性考虑不可取;
增加过流间隙阻尼可减少泄露量从理论来说较为可取,但往往提升空间有限。同时密封环所对应的低压腔为叶轮进口,流经密封面的高压液体与叶轮进口来流液体相撞,对液流流动产生干扰,有助于漩涡形成,不利于叶轮内液流流动,相应会造成水力效率降低,此二者对泵效率来说都有较大影响,也较难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双吸泵的新型密封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双吸泵的新型密封环,包括一体成形的双吸泵、以及设在所述双吸泵上的密封环;所述双吸泵和密封环通过契形结构密封;
所述契形结构包括开设于在密封环上的契形槽、以及位于双吸泵上的契形端,所述密封环通过契形槽配合契形端固定安装在双吸泵上,且契形槽和契形端构成长距离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的长度范围为20~80mm;
在所述密封环2的内侧设有大系数的内圆角,所述内圆角的圆角系数范围为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提高泵容积效率;
2、可改善泵小流量点的流动状态,提高小流量点的效率,拓宽高效区范围;
3、可改善整个流量范围内的进口漩涡状况,提高泵整个流量范围内的效率;
4、制造简单,安装便捷;
5、对泵原有结构不做改变,只需更换密封环,加工叶轮进口加工倾角即可,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环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环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3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漏离心风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钨冶炼的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