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数量的方法、装置及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7581.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晴晴;范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图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10 | 分类号: | G06M1/10;B4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东丽区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纸盒 电流数据 打印 定量判断 工作效率 关系确定 剩余纸张 剩余量 预存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数量的方法、装置及打印方法,其中,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数量的方法包括:获取表征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总厚度的电压或电流数据;根据电压或电流数据和预存的纸张数量与电压或电流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的纸张数量,该对应关系为打印机纸盒中的纸张数量与表征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总厚度的电压或电流数据的对应关系。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打印机纸盒内剩余纸张数量的定量判断,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打印机纸盒中纸张的剩余量,为用户做出是否需要向打印机纸盒中增加纸张的判断提供了依据,避免了打印机执行打印任务时中途缺纸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数量的方法、装置及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打印机打印资料时经常会遇到打印中途纸盒缺纸的问题,此时需要重新放入纸张才能完成打印作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在打印前了解打印机纸盒中纸张的剩余量来避免这种情况。
现有技术中采用类似杠杆的支架判断纸盒内纸张剩余量,该支架一端接触纸盒内纸张上表面,一端延伸到纸盒的一个窗口处,随着纸盒内纸张的消耗,该支架延伸到纸盒窗口处的这一端高度发生改变,通过支架在纸盒窗口处一端的高度变化判断纸盒内的纸张剩余量,然而该支架只能定性判断纸盒内纸张剩余量,并且需要通过统计吸纸失败次数来判断纸盒内是否有待打印纸以及是否在打印中途发生缺纸情况,不能准确判断纸盒内剩余纸张数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数量的方法、装置及打印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判断打印机纸盒内纸张剩余量的技术只能定性判断纸盒内纸张剩余量,并且需要通过统计吸纸失败次数来判断纸盒内是否有待打印纸以及是否在打印中途发生缺纸情况,不能准确判断纸盒内剩余纸张数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数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表征所述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总厚度的电压或电流数据;根据所述电压或电流数据和预存的纸张数量与电压或电流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打印机纸盒中的纸张数量,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打印机纸盒中的纸张数量与表征所述打印机纸盒中纸张总厚度的电压或电流数据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所述对应关系:分别获取向所述打印机纸盒中放入第一预设数量的纸张时的第一电压或电流数据及放入第二预设数量的纸张时的第二电压或电流数据,所述第一电压或电流数据表征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纸张的总厚度,所述第二电压或电流数据表征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纸张的总厚度;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第一电压或电流数据以及第二电压或电流数据建立所述电压或电流数据与纸张数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分别获取向所述打印机纸盒中放入第一预设数量的纸张时的第一电压或电流数据及放入第二预设数量的纸张时的第二电压或电流数据,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纸张参数校正指令及纸张种类的选择指令;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纸张参数校正指令及纸张种类的选择指令时,生成用于提示用户向所述打印机纸盒中放入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纸张的第一提示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传输至所述打印机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接收表征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纸张的总厚度的第一电压或电流数据,并生成用于提示用户向所述打印机的纸盒中放入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纸张的第二提示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传输至所述打印机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接收表征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纸张的总厚度的第二电压或电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打印机纸盒中的纸张数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生成表征所述打印机纸盒中的纸张数量的第三提示信息,并将所述第三提示信息传输至所述打印机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图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图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