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793.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崔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领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2 | 分类号: | B61B12/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体 行走车轮 轮架 车轮主轴 传动箱 驱动器 行走驱动装置 车轮架 驱动力 环抱式结构 错位设置 固定相连 环形凹槽 转动安装 可拆卸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车辆行走驱动装置驱动力小、稳定性差的问题,其包括车轮架体,车轮架体由两个轮架半件可拆卸相连而成,两个轮架半件之间形成轮体间隙,且轮体间隙内依次设有两个具有环形凹槽的行走车轮,行走车轮中心均穿设有与行走车轮固定相连的车轮主轴,且车轮主轴两端分别延伸至行走车轮外侧且分别通过轮体转动安装结构和轮架半件相连,每一个轮架半件上分别设有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且轮架半件上的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分别相互错位设置,两个行走车轮的车轮主轴端部分别和不同的传动箱相连,且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及车轮主轴之间形成环抱式结构。本发明拥有驱动力大、稳定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中客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显著增加,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内部交通面临空前的压力,道路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各类城市均将干线公交作为优先发展的交通设施,但其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因拓宽道路、高架铺轨、地下挖掘而必须进行的拆迁安置。为了解决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人们想到利用空间采用空中客车的方式,例如,在1969年,美国两位建筑师克雷格·霍德盖茨和莱司特·沃克,就提出了类似“空中巴士”的设想,即空中客车,也就是说在地面上架设离地较高的钢轨,从而开行离地较高的超级大巴。空中客车需要更强大的驱动力,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和其他一些车辆作用原理类似,但是一些现有车辆的行走驱动结构的驱动力并达不到要求,有的驱动结构还造成了车辆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驱动装置[申请号:200610104895.9],它是将现有车辆驱动结构的前轮驱动转向或前轮转向后轮驱动改进为每个车轮既可以驱动又可以转向,其主要是在每个车轮上都安装有行走驱动机构、转向驱动机构,并由控制器统一控制。
上述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车辆行走驱动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其没有强大的驱动力去驱动像空中客车等大型载重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驱动力大、稳定性高的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包括车轮架体,所述的车轮架体由两个相互对应设置的轮架半件可拆卸相连而成,两个轮架半件之间形成轮体间隙,且所述的轮体间隙内依次设有两个周向外侧具有环形凹槽的行走车轮,所述的行走车轮中心均穿设有与行走车轮固定相连的车轮主轴,且所述的车轮主轴两端分别延伸至行走车轮外侧且分别通过轮体转动安装结构和轮架半件相连,每一个轮架半件上分别设有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且所述的轮架半件上的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分别相互错位设置,两个行走车轮的车轮主轴端部分别和不同的传动箱相连,且所述的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及车轮主轴之间形成环抱式结构。在客车开始行驶时,轮体驱动器会产生驱动力,通过传动箱传输动力给车轮主轴,车轮主轴会转动,传输转动力给行走车轮,行走车轮转动产生驱动力,达到驱动空中客车的目的。
在上述的空中客车的行走驱动装置中,两个行走车轮中的任意一个行走车轮的车轮主轴和两个轮架半件中任意一个轮架半件上的传动箱相连,两个行走车轮中的剩余一个行走车轮的车轮主轴和两个轮架半件中剩余一个轮架半件上的传动箱相连,且所述的两个轮架半件上的轮体驱动器和传动箱以及两个行走车轮的车轮主轴周向依次设置形成上述环抱式结构,有利于高效的传输驱动力,避免轮体驱动器驱动力大而行走车轮驱动力小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领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领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厢及索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用双动力全对称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