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外周动脉血管硬化情况的健康腕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2690.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宝龙;邓丕辉;王媛媛;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和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24;A61B5/021;A61B5/0402;A61B5/145;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体 脉搏波 腕表 外周动脉 血管硬化 肢体导联 右腿驱动电极 动脉硬化 使用者提供 心血管疾病 采集窗口 电源按键 技术集成 模式调节 左手食指 左右两侧 充电口 检出率 上端 按键 中指 表带 外周 心电 传导 采集 健康 智能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外周动脉血管硬化情况的健康腕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表体和表带,所述表体设置有电源按键和模式调节按键;所述表体正面有一LCD显示屏,左右两侧分别有一左肢体导联用于与左手食指和中指接触;所述表体背面的左侧有一右肢体导联,右侧有一右腿驱动电极,上端有一充电口,中央有一脉搏波采集窗口。本发明将单导心电和脉搏波采集技术集成进智能腕表,用于计算脉搏波传导时间评价外周动脉硬化情况,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出率。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快捷,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康监测腕表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评价外周动脉血管硬化情况的健康腕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深入以及慢病年轻化趋势的明显,导致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主要涉及中、小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四肢动脉等,一般由医务工作者在院内操作动脉硬化检测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评价,对于居家的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并不完全适用。智能腕表是在腕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终端而连接于网络实现多功能通讯的一款可穿戴设备,具有小巧、便携、安全、可靠的优点。当前已经问世了多款具有健康监护功能的智能腕表,如生命体征监测、血氧监测、溺水监测、睡眠监测、跌倒实时报警及呼救监测腕表等等。但是,目前尚未发现集成评价外周动脉硬化功能的健康腕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健康腕表在功能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评价外周动脉硬化情况的健康腕表,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评价外周动脉硬化情况的健康腕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体和表带,所述表体设置有电源按键和模式调节按键;所述表体正面有一显示屏,左右两侧分别有一左肢体导联用于与左手食指和中指接触;所述表体背面的左侧有一右肢体导联,右侧有一右腿驱动电极,上端有一充电口,中央有一脉搏波采集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脉搏波采集窗口内设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发光器和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有两个,所述接收器有一个;所述发光器等距设置于所述接收器的两边;两个所述发光器分别用于交替发出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660nm的红光被人体细胞反射后的光,以及接收940nm的红外光被人体细胞反射后的光。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有一个,所述接收器有两个;所述接收器等距设置于所述发光器的两边;所述发光器内设置两个发光件;两个所述发光元件用于交替发出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红外光;所述接收器分别用于接收660nm的红光被人体细胞反射后的光,以及940nm的红外光被人体细胞反射后的光。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调节按键设有心率、血压、外周动脉硬化情况三种测量模式供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左手食指和中指、左肢体导联、右肢体导联以及右腿驱动电极共同组成闭合回路,用于采集用户的单导联心电图,以获得心电波。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长和宽为2cmx2cm。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设备的开关与数据采集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口设有充电吸盘,所述充电吸盘内设有四个直径2-4mm的接触点,所述接触点与充电线上的接触点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左肢体导联、右肢体导联和右腿驱动电极均为氯化银材质,表带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和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和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