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零件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及用该生产线加工零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6230.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强;林连华;徐海港;于兆申;齐文君;程方芹;高俊峰;于文忠;徐彩霞;刘昭旭;许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02;B21D43/10;B21D43/18;B21D43/1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28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件 全自动 冲压 生产线 加工 零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零件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及用该生产线加工零件的方法,生产线包括冲压工作系统、抓取组件、碎屑盛放组件、输送组件、控制系统;冲压工作系统包括机架、冲压工作平台;抓取组件包括一机械手安装座,机械手安装座上设有若干纵向清理机械手、纵向抓取机械手;机械手安装座的左端的前侧及机械手安装座右端的前侧各设有旋转轴垂直向设置的转盘;各转盘上安装有一机械抓手;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纵向设置在抓取组件的左、右两侧的待冲压汽车铁板输送带、冲压完成汽车零件输送带。本发明通过多机构协调作业实现多工位的汽车零件冲压加工,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和作业精度都进一步得到提高,能够大大节约企业用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件自动化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零件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及用该生产线加工零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的金属冲压件是汽车构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例如汽车的车门、车架、车厢的主体都是由钢板冲压成形后焊接装配而成的。当前行业里采用的级进式自动冲压件,只能满足平面板件,不适应异形件、有拉伸的件、冲压变形件,因为底面不平,无法完成推送。整个冲压工序,可以多设置,如下料、冲孔、拉伸、翻边、切边、整形等多个工序,另外由于产量大,金属板材重量重,故实际作业时工人体力消耗也大,通常需要多个工人交替作业,这导致用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人工高强度作业,难免会因操作疏漏和失误而造成安全问题。当然目前亦有一些企业采用自动化的机械手替代人工实施上料,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机械手抓取对于板材码放的质量要求较高,假如工人码放杂乱,或码放高度未到位,则机械手往往无法顺利抓取,需要工人重新整理堆放,反而更加费时费力;
2)下料、冲孔、拉伸、翻边、切边、整形等多个工序都需要抓取,实际作业时机械手抓取效率依旧较低,如果采用多个机械手,则需要很大的场地才能展开各个机械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汽车零件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的冲压方法及用该生产线加工零件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零件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冲压工作系统、抓取组件、碎屑盛放组件、输送组件、控制系统。
所述冲压工作系统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设有冲压工作平台,冲压工作平台上横向排列有若干适应不同冲压工序的冲压生产用下模,各机架上各冲压生产用下模的正上方设有与其冲压生产工序对应的冲压生产用上模,各冲压生产用上模通过一垂向运动驱动装置连接在机架上。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冲压工作平台前侧或后侧的机械手安装座,机械手安装座安装在一横向运动组件上;机械手安装座的左端的前侧及机械手安装座右端的前侧各设有与旋转轴垂直向设置的转盘;转盘与设置在其正下方的转盘驱动电机相连,各转盘上安装有一机械抓手;机械手安装座顶面上两端转盘间横向排列有若干纵向机械手底座,部分纵向机械手底座纵向设有纵向清理机械手且所述纵向清理机械手上设有碎屑吸附盘,部分纵向机械手底座上纵向设有纵向抓取机械手。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纵向设置在抓取组件的左、右两侧的待冲压汽车零件输送带、冲压完成汽车零件输送带。
所述碎屑盛放组件包括碎屑盛放盒,碎屑盛放盒横向设置在冲压工作平台与机械手安装座之间或冲压工作平台的远离抓取组件侧。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用于检测汽车零件位置的传感器,各传感器、机械抓手、纵向清理机械手、纵向抓取机械手与控制器电连接,而控制器同时连接控制机械抓手、纵向清理机械手、纵向抓取机械手、各垂向运动驱动装置的运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运动组件包括一基座,基座的顶面上横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左、右侧横向固定有机械手安装座电动直线驱动器,机械手安装座在滑槽上且两端分别与机械手安装座电动直线驱动器的伸缩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