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2462.1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严力峰;钟健;郑军妹;俞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J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邓青玲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温度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红外光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及设置在壳体上、能被红外线透过的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内保存有对照数据库;红外温度传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元件获取红外光发射元件关闭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一实际信号,以及红外光发射元件开启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二实际信号;然后查询对照数据库,找到同一透镜清洁程度情况下,与第一实际信号和第二实际信号最接近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对应的温度值作为实际温度值输出,还将查找到的透镜清洁程度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获取透镜的污染程度和被测物的实际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为了更安全地使用灶具等加热装置,以及提高灶具等加热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需要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具等加热物的温度。目前通常使用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作为常用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其包括红外光源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以及表面的透镜。而红外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表面的透镜上容易被污染,使红外温度传感器失效无法检测到真实的温度,从而使得智能灶具使用与温度数据相关的功能都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检测透镜污染程度且能检测出被测物体实际真实温度的红外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红外光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及设置在壳体上、能被红外线透过的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红外光发射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电连接的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能控制外光发射元件开启与关闭,同时还能接收红外光接收元件的输出信号;所述控制元件内保存有对照数据库,该对照数据库内包括的信息有: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预设不同清洁程度的透镜,分别在检测不同温度物体时,在红外光发射元件关闭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以及在红外光发射元件开启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元件获取红外光发射元件关闭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一实际信号,以及红外光发射元件开启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二实际信号;然后查询对照数据库,按照最接近原则,找到同一透镜清洁程度情况下,与第一实际信号最接近的第一参考信号所对应的第一温度值,以及与第二实际信号最接近的第二参考信号所对应的第二温度值,如果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将将第一温度值或第二温度值作为实际温度值输出;控制元件还将查找到的透镜清洁程度输出。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元件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对照数据库:
在实验环境下,经过大量实验,以及不同人为设定清洁程度的透镜,分别关闭红外光发射元件关闭和开启红外光发射元件,获取红外传感器安装不同清洁程度的透镜,且在检测不同温度物体时,在红外光发射元件关闭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以及在红外光发射元件开启时,红外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第二参考信号;
对照数据库的格式为:
。
所述红外光发射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第一侧壁上,所述红外光接收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第二侧壁上,透镜则安装在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获取透镜的污染程度和被测物的实际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