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和返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8045.3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莹;李晗晔;刘志强;徐琪;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0 | 分类号: | B05D5/00;B05D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尾喷口 返修 多频段 喷涂区 中低温 涂覆 兼容 中间层 固化 航空发动机 有机溶剂除油 生产周期 中间层表面 超声清洗 二次保护 加温固化 零件表面 喷涂底漆 喷涂面层 结合力 前处理 吹砂 面层 喷涂 装配 损伤 飞机 运输 | ||
1.一种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工艺
将待处理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经过清洗剂超声清洗、干燥,用有机溶剂除油,非喷涂区保护,吹砂,得到预处理后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
步骤2:喷涂工艺
对预处理后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喷涂底漆、室温晾置、喷涂中间层、中间层固化、去除非喷涂区保护、中间层表面清理、非喷涂区二次保护、喷涂面层、面层固化,得到涂覆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
其中,
所述的中间层固化,采用阶梯升温固化工艺,具体为55-65℃保温1-3h,升温至110-130℃保温1-3h;
所述的面层固化,具体为110-130℃保温1-3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清洗剂为水基清洗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根据发动机尾喷口零件的材质进行选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中间层表面清理具体为:中间层表面打磨或吹砂处理、压缩空气清理、乙醇擦拭、晾干。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制备的涂覆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当其涂层受损后,其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的返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涂层受损状态,分为以下几种返修方法:
a)面层受损
当面层受损,未伤及中间层,其处理方法为:
将受损面层去除后,测量中间层的厚度,当中间层厚度满足原有中间层厚度要求,直接喷涂面层,面层固化;当中间层厚度不足原有中间层厚度,则喷涂中间层直至达到厚度要求,中间层固化后,采用上述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进行后续处理,具体为:将中间层清理干净,非喷涂区保护,喷涂面层,面层固化;
b)中间层局部受损
当面层受损,中间层局部受损时,其处理方法为:
将面层去除,将未受损中间层进行遮挡保护,露出待返修部位,根据待返修部位是否和周围有明显高度差,确定是否去除原涂层露出基体;
i:当不去除原涂层时,进行如下返修:
测量未受损中间层厚度,当中间层厚度满足原有中间层厚度要求,则和待返修部位一同喷涂面层,面层固化;当中间层厚度不足原有中间层厚度,则与待返修部位同时喷涂中间层直至达到原有中间层厚度要求,中间层固化后,采用上述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进行后续处理,具体为:将中间层清理干净,非喷涂区保护,喷涂面层,面层固化;
ii:当去除原涂层露出基体时,进行如下返修:
采用局部吹砂方法去除底层及中间层,露出基体,采用上述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重新喷涂底层、中间层和面层;
c)整体涂层受损
当整体涂层出现鼓包、脱落时,进行整体涂层返修,返修方法为:
将整体涂层去除,零件清理干净后,采用上述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涂覆方法重新喷涂底层、中间层和面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的返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中,经受损面层去除的方式有砂纸打磨或吹砂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的返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中,中间层局部受损,其判断标准为与周围涂层有明显高度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尾喷口零件中低温多频段兼容涂层的返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涂层去除,其方法为:采用加温+吹砂的方法,具体为零件随炉加温至340-360℃,保温1-3h,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再进行吹砂去除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0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