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6301.6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韩振中;王安礼;邱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谢茵 |
地址: | 050043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型 膨胀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属于岩体加固技术领域,包括中空注浆杆体和侧向膨胀装置,中空注浆杆体的注浆段的一端同轴连接锚固段,另一端设有止浆帽,注浆段设有导流孔和多个与导流孔连通的注浆孔;侧向膨胀装置包括堵浆托盘、滑筒、多个侧向伸缩膨胀单元和多根拉索,堵浆托盘和滑筒滑动分设在注浆段的两端,多个侧向伸缩膨胀单元两端分别连接堵浆托盘和滑筒,多根拉索一端连接滑筒,另一端穿过贯通孔,借助施加给拉索的外力,侧向伸缩膨胀单元沿注浆段轴向收缩并向外膨胀。本发明提供的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既可以提升岩体的密实性,又可以使锚杆结构紧贴孔壁岩体,从而提升锚杆的锚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体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
背景技术
在隧道和边坡工程中,锚杆已广泛应用于裂隙岩体的加固。在当前的锚杆锚固技术中,锚杆通常为实心的螺纹钢筋,通过在实心锚杆和钻孔的间隙注浆,待浆液凝固后,利用杆体表面螺纹与注浆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裂隙岩体的加固。在工程实践中,此种锚固方式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锚杆被注浆体包裹,两者之间的接触面有限,并未充分凝固形成一个整体,锚杆容易从注浆体中拔出;(2)由于钻孔卸荷的影响,孔壁岩体易形成松动圈,注浆体不能紧贴孔壁岩体,不能形成有效的锚固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锚杆锚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包括:
中空注浆杆体,包括注浆段,所述注浆段的一端同轴连接锚固段,另一端设有止浆帽,所述注浆段的轴向中心设有导流孔,其径向设有多个与所述导流孔连通的注浆孔;
侧向膨胀装置,包括堵浆托盘、滑筒、多个侧向伸缩膨胀单元和多根拉索,所述堵浆托盘装配在所述注浆段外部靠近所述止浆帽的一端,所述滑筒滑动套装在所述注浆段外部靠近所述锚固段的一端,多个所述侧向伸缩膨胀单元围绕所述注浆段的外部均布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堵浆托盘和所述滑筒,多根所述拉索位于所述注浆段和所述侧向伸缩膨胀单元之间,且其一端连接所述滑筒,另一端穿过所述堵浆托盘上对应设置的贯通孔,借助施加给所述拉索的外力,所述侧向伸缩膨胀单元沿所述注浆段轴向收缩并向外膨胀。
进一步地,沿所述注浆段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所述多组注浆孔,每一组中的所述注浆孔沿所述注浆段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组注浆孔沿所述注浆段的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伸缩膨胀单元包括多个钢拱架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钢拱架的转动铰。
进一步地,所述钢拱架为向所述注浆段弓起的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结构为梯形,所述转动铰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梯形对应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注堵浆托盘的外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装有用于所述拉索穿过的多孔锚具,所述多孔锚具上的通孔与所述贯通孔一一对应且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拉索的锚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锚固段设有外螺纹。
本发明提供的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结构,借助施加拉索的外力,滑筒在拉索的牵引下往止浆帽方向移动,使侧向膨胀单元产生径向膨胀,挤压孔壁岩体,然后通过杆体内部注浆的方式,使杆体与注浆体充分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防止锚杆从注浆体中拔出,同时,侧向膨胀装置可以对孔壁岩体施加挤压作用力,既可以提升岩体的密实性,又可以使锚杆结构紧贴孔壁岩体,从而提升锚杆的锚固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6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