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3485.6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君;朱兴松;王金堂;王余伟;张金峰;殷孝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181;C08G63/78;C08J11/2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夏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瓶 制备 切片 方法 | ||
1.一种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磷酸、醋酸钠,乙二醇锑、有色废PET聚酯瓶、无色废PET聚酯瓶为原料;包括:
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磷酸、醋酸钠、乙二醇锑进入酯化系统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有色废PET聚酯瓶处理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乙二醇的混合物,进入酯化系统与酯化物混合;无色PET废聚酯瓶处理后进入缩聚系统;缩聚反应结束后铸带、切粒,控制粒子特性粘度在0.60-0.64dL/g;粒子再依次经历干燥、预结晶后进入固相增粘反应器,固相增粘后得到瓶级切片;
其中,所述的有色废PET聚酯瓶处理:有色废PET聚酯瓶经破碎、清洗、干燥后与乙二醇按照质量比1:2-4混合,添加有色废PET聚酯瓶20-100ppm的醋酸钠,在温度200-240℃、压力0.1-0.25MPa下醇解2-3h;制得的醇解清液降温,通入热水、过滤,滤液脱色,冷却结晶获得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晶体;混合晶体与乙二醇混合,加热除水,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乙二醇的混合物;
有色废PET聚酯瓶醇解物在第一酯化釜出口管线或第二酯化釜出口管线的至少一处加入;
所述的无色PET废聚酯瓶的处理:无色PET废聚酯瓶经过破碎、清洗、干燥后,在275-285℃熔融挤出,熔体再经熔体过滤器过滤,得到无色废PET聚酯瓶过滤熔体;
所述的熔体过滤器的精度为1-200μm;
所述的无色废PET聚酯瓶过滤熔体在第二酯化釜出口管线、第一缩聚反应釜出口管线、第二缩聚反应釜出口管线或终缩聚圆盘反应釜出口管线的至少一处加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化反应温度为255-275℃;所述的缩聚系统的预缩聚反应釜的温度为260-280℃,终缩聚圆盘反应釜的温度为270-285℃;所述的固相增粘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200-230℃,反应时间为14-2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色废PET瓶经历双杆挤出机后的粘度降为0.01-0.3dL/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色废PET瓶经历双杆挤出机后的粘度降为0.02-0.2dL/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色废PET瓶经历双杆挤出机后的粘度降为0.02-0.05dL/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体过滤器的精度为1-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体过滤器的精度为1-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苯二甲酸的用量占总重量的1.5-5.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苯二甲酸的用量占总重量的1.2-3.0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苯二甲酸的用量占总重量的1.8-2.5 %。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色废PET聚酯瓶的用量占总重量的0-100 %;
所述的无色废PET聚酯瓶的用量占总重量的0-100 %。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废聚酯瓶回用制备瓶级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色废PET聚酯瓶的用量占总重量的5-50 %;
所述的无色废PET聚酯瓶的用量占总重量的5-5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4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成型设备
- 下一篇:半导体功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