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携带的手动加压测试针头滤器泡点值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2136.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科;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博瑞生物膜技术(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吴家伟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气压表 手动加压装置 便于携带 测试针头 手动加压 压缩空气 注射器 泡点 压缩空气气源 工具使用 管道连接 日常使用 手动产生 外接气源 性能好坏 医疗器具 可拆卸 检测 螺纹 卡口 外置 携带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手动加压测试针头滤器泡点值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注射器,气压表,针头滤器;所述注射器与气压表通过管道连接,气压表通过管道与针头滤器连接,管道一侧有螺纹,另一测有卡口。本发明核心是一种手动加压装置,手动产生压缩空气,无需外接气源即可方便的检测针头滤器的完整性;该设备可使用外置的压缩空气气源,用户在现场同样可以自主完成,设有手动加压装置,使其产生压缩空气,进而检测针头滤器的完整性和性能好坏;工具使用步骤简单,可拆卸,便于日常使用或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手动加压测试针头滤器泡点值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现有检测针头滤器的泡点值的方法,对于小型滤器产品的用户而言,泡点测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泡点测试基于毛细管模型。滤膜的结构中充满了微孔流道,也就是过滤的基本单元。这些微孔流道就像很多的“毛细管”,当滤膜被润湿液体完全润湿后,液体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保留于“毛细管”内部,如果要想将液体挤出膜孔就需要外加一个气体压力以克服表面张力,将膜孔内的液体完全挤出时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就是滤膜的泡点值,即常说的泡点;可以通过泡点测试,甄别所选过滤器产品的性能好坏,判定过滤结果的有效与否;该方法必须使用外置的压缩空气气源,用户现场经常不具备此条件,无法手动加压装置,使其产生压缩空气,给检测针头滤器的完整性带来很大的不便;设备的安全性要求一般较高,实验往往在实验室内进行,且工具使用步骤复杂,不便于日常使用或携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设备往往专业度要求过高,不便于日常使用。
现有技术零件繁琐,组装、拆卸时间较长,不便于携带。
现有技术无法完成从外部对气体进行加压测试。
现有技术中,对检测气体流量的突变判断是否达到泡点值中,获得的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手动加压测试针头滤器泡点值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手动加压测试针头滤器泡点值的方法,包括:
通过气体流量检测器检测针头滤器的滤膜被充分润湿后,至少有一个孔中的液体被完成挤出,形成气体通道,气体迅速通过该孔吹至膜下游,形成连续稳定的气泡,从下游检测气体流量的突变判断是否达到泡点值;
检测气体流量突变值中,将膜计算理论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采用膜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消息传递机制,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基本膜子算法部署到各个膜区域中进行演化操作,并在表层膜中,求解同一非支配等级下两个字符对象的目标向量间的距离,用以评估解个体在目标空间中分布的均匀性,维持群体的多样性;通过膜间的通信规则、粒子群行为的协同演进和非支配解排序有效地平衡粒子群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引入外部档案集合存储种群进化过程中得到的优势个体,根据个体支配关系进行维护,将熵度量作为相关度目标,相关系数作为冗余度目标用以优化数据对象,通过统计Pareto解集中对应特征子集被选择的次数进行降序排列,获得所有特征的重要序列,并应用于气体流量突变信号的脉内特征选择。
进一步,构建相关度和冗余度作为目标适应度函数包括:
利用相关度和冗余度的概念定义一组最小化的目标函数,用以评价气体流量突变辐射源信号特征子集的质量;其中相关度倾向保留所有与数据结构关联紧密的特征,而冗余度则会排除与已选特征相关度高的特征;二者作为膜微粒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
相关度目标采用熵度量指标,定义如下:
sij=exp(-aDi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博瑞生物膜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未经迈博瑞生物膜技术(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装薄膜水汽透过率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膜盘通量和泡点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