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养生酒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4200.8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宿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广君 |
主分类号: | C12G3/055 | 分类号: | C12G3/055;C12G3/05;A61K36/815;A61P13/12;A61P1/16;A61P1/14;A61P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养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养生酒,其特征在于,所需材料包括:当归、黄芪、菟丝子、党参、肉桂、不老莓、枸杞、红枣、桑葚、锁阳、蜂蜜、5‑10年高粱酒和纯净水。本发明由多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制成,制备方法简单,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所述中药配伍合理。本发明中当归补血活血;黄芪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菟丝子固精缩尿;党参补中益气;肉桂补火助阳;不老莓延缓衰老;枸杞子滋补肝肾;红枣补中益气;桑葚生津润肠、锁阳治阳痿尿血,配高粱酒以助行血之势,具有滋补肝肾、补脾养胃、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强身身健体等功效,对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淤血阻滞的患者尤为有效,无病者常饮,亦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酒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中药养生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同时废气、垃圾、工业、噪音及射线等污染,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大量增加,约三分之一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健康问题,改善亚健康状态就显得意义重大。亚健康的人群中大部分患有如下症状:体力下降、精神紧张、抵抗力下降等;虽然目前市场上对抗亚健康状态,扶正固本的中药养生制剂不少,但是效果均不甚明显,有的还会产生一些头晕、上火、精神亢奋的副作用。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但食物毕竟是食物,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于弥补阴阳气血的不断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证不准确,食物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危害。正如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因此,食疗适应范围较广泛,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为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随着日常饮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食疗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此外,食疗用品在剂型、剂量上不像药物那样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换,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习惯进行不同的烹调加工,使之味美色艳,寓治疗于营养和美味之中。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中医理论认为患病日久必将导致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因此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滞涩的问题。药酒中主要具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品,同时酒本身又有辛散温通的功效。因此药酒疗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患的防治,并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滋补肝肾、补脾养胃、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强身身体功效的中药养生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养生酒,其特征在于,所需材料包括:当归、黄芪、菟丝子、党参、肉桂、不老莓、枸杞、红枣、桑葚、锁阳、蜂蜜、5-10年高粱酒和纯净水;该养生酒按照1000kg配制,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1kg当归、1kg黄芪、1kg菟丝子、1kg党参、8kg肉桂、10kg不老莓、14kg枸杞、14kg红枣、16kg桑葚、20kg锁阳、15kg蜂蜜、余量为5-10年高粱酒和纯净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广君,未经宿广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4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