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个性化认定方法和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101.8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9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定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国创新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16/9535;G06F16/215;G06N20/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蔡抒枫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深度 学习 个性化 认定 方法 机器人 系统 | ||
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个性化认定方法和机器人系统,包括:获取个性化认定标准,获取待认定的对象的数据,从所述对象的数据中获取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对应的数据,判断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对应的数据是否符合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上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个性化认定技术,提高了预设类别认定的个性化程度,能满足不同类型对象的认定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个性化认定方法和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下进行预设类别的认定对所有对象所采用的认定标准都是一样的,例如高新企业认定,对不同企业的认定标准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创新能力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企业进行基础研究,可能主要创新是进行知识的创新,例如发明专利等;有的企业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可能主要创新是进行技术的创新,例如软件著作权等;而有的企业进行应用研发,可能主要创新是进行产品创新,例如新产品等;如果对所有企业采用同样的标准,就会使得很多符合高新企业的企业无法通过高新企业的认定,而有些实际上不符合高新企业,只是针对这些认定标准去刻意准备的企业反而能通过高新企业认定;因此千篇一律的认定标准是违背实际的客观规律的,是容易误导被认定的对象走向形式化,为认定而认定,而无法达到进行认定的真正目的和初衷,例如高新企业认定的初衷,必然是想引导企业进行创新,那么不同行业的企业必然有着不同的创新形式和表现,则如果用统一的认定标准去衡量,不但不能衡量出企业的真实创新水平,反而会误导企业的创新行为或打击企业原本正确的创新模式,从而起到了反作用;总之,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认定标准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对象的认定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不足,提供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个性化认定方法和机器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认定标准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对象的认定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认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个性化认定标准获取步骤,用于获取个性化认定标准;认定标准不单一、多样化、个性化,能满足不同类型对象的认定需求;
对象数据获取步骤,用于获取待认定的对象的数据;
标准对应的数据获取步骤,用于从所述待认定的对象的数据中获取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对应的数据;
认定判断步骤,用于判断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对应的数据是否符合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
优选地,
所述对象数据获取步骤包括:
数据源获取步骤,用于获取数据源;
对象数据检索步骤,用于从所述数据源中检索并获取所述待认定的对象的数据;
所述标准对应的数据获取步骤包括:
数据筛选步骤,用于从所述待认定的对象的数据中筛选出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对应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
数据清洗步骤,用于从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与每一项标准对应的数据作为所述每一项标准对应的第二数据。
优选地,
所述个性化认定标准获取步骤包括:
对象类型获取步骤,用于获取待认定的对象的类型;
对象类型对应的认定标准获取步骤,用于获取所述待认定的对象的类型对应的预设类别的认定标准,作为所述待认定对象的个性化认定标准。
优选地,
所述认定判断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国创新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大国创新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