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源红李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3896.0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8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琴;王勇;陆晓娟;吴洪凯;伍可;王和勋;吴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2100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源红李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绿源红李培育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桃树种植、嫁接准备、脆红李穗条嫁接和玫瑰皇后李嫁接。本发明通过桃树种植存活后以其为砧木嫁接脆红李穗条、脆红李穗条存活后又继续以其为砧木嫁接玫瑰皇后李穗条,通过两次嫁接,培育出绿源红1号李子,该品种含糖量高,总糖含量在12%左右,远高于普通李子,故更加香甜可口;产量高,亩产量是普通李子的1.6倍左右,单个重量是普通李子的2倍左右,本发明的李子嫁接方法具有提高收入,减少成本投入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绿源红李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皇后李,果实呈扁圆形,果面为紫红色,果肉琥珀色。在中国山东省有栽种。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86.3克,最大151.3克。果实扁圆形,缝合线不明显,两半部对称,果顶圆平。果面紫红色,果点大而稀,果皮薄,有果粉。果肉琥珀色,肉质细嫩,汁液丰富,味甜可口,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3.75%,总糖12.14%,可滴定酸0.9%。核小,离核,耐贮运。在0~5℃条件下可贮藏2~3个月。果实8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为120天。
脆红李是乐山市中区脆红李技术协会、乐山市农村科技开发中心选育的一个李树品种。树势中庸,树冠自然开心形。果实正圆形或近圆球形,果个较小,平均单果重15~25克,最大单果重40克。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匀。果粉厚,灰白色,肉质脆,味甜。
目前,李子种植多采用嫁接技术、嫁接是果树无性繁殖的方法之一,即采取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适当部位,使两者结合而生成新的植株。
目前,在李子嫁接中存在嫁接存活率低、树木伤口引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嫁接李子产量低、含糖量较少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绿源红李培育方法。
绿源红1号李子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桃树种植:选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种植地作为桃树种植地,种植前将种植地深耕50~55cm,在立春前半个月栽种桃树,在种植地以株距4.5~5m,行距4.8~5.2m的标准挖种植穴,种植穴深30~40cm,直径为30~35cm,每穴施4~5kg有机复合肥 ,回填6~8cm原土,将桃树苗放入种植穴后继续回填原土,填满种植穴后踩实,浇透定根水;
b、嫁接准备:种植桃树苗存活后生长1~2年后,将桃树苗去顶后作为脆红李嫁接的砧木;在嫁接前15~20天取表皮光滑,健壮脆红李枝条作为嫁接所用的穗条;穗条在嫁接前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3h消毒;
c、脆红李穗条嫁接:在砧木顶端中部横切一刀,切口深度2.5~3.5cm,将已消毒的脆红李穗条顶端削至与砧木切口相吻合后插入切口,用塑料薄膜将切口由下到上密封,形成保湿罩,切口完全愈合,嫁接穗条发芽存活后拆除塑料薄膜;
d、玫瑰皇后李嫁接:嫁接存活的脆红李穗条存活1~2年后,将脆红李穗条截去顶端作为砧木,在嫁接前15~20天前取健壮玫瑰皇后李枝条作为嫁接穗条,嫁接前用0.1~0.3%高锰酸钾浸泡2~3小时;嫁接时在砧木顶端横切一刀,切口深度2~3cm,将已经消毒的玫瑰皇后李穗条削至与切口吻合后插入切口中,用塑料薄膜密封。待切口愈合,嫁接穗条发芽存活后拆除塑料薄膜,穗条生长至结果,所得果实即为绿源红1号李子。
优选的, 所述桃树苗直径为1~1.5cm、高度为30cm的健树苗。
优选的,所述脆红李枝条和玫瑰皇后李枝条在嫁接前储存在16~18℃,空气相对湿度在75~80%的储存室中。
优选的,所述脆红李穗条由脆红李枝条剪切而得,其长度为10~12cm,底部直径为0.4~0.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3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