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6745.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C·麦卡锡;S·斯威尼;D·奥卡罗;H·霍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H05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 ||
一种流加热器,包括具有入口(1)和出口(2)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并且限定从入口(1)至出口(2)的流动路径(5)的板状加热插入件。根据本发明,板状加热插入件包括第一加热板(6)、第二加热板(7)和设置在第一加热板(6)与第二加热板(7)之间的板支承件(8),其中第一加热板(6)和第二加热板(7)设置在板支承件(8)的相反的两侧,并且第一加热板(6)和第二加热板(7)各自包括载有电阻层(11)的基板(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加热器。在DE 102013105270A1中公开了一种流加热器,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并且限定从入口至出口的流动路径的板状加热插入件。
背景技术
在这种流加热器中,板状加热插入件通过将壳体的内部分成加热插入件上方的部分和加热插入件下方的部分而在壳体中限定流动路径。因此,热量通过板状加热插入件的两侧传递至液体。
例如在车辆中需要用于加热各种液体,尤其是水或水基溶液的流加热器。开发用于车辆的流加热器的共同目标涉及紧凑的设计、低制造成本和高效率,使得可在短时间内加热大量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上述目标。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流加热器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是其它方面的主题。
在根据本发明的流加热器中,板状加热插入件包括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设置在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之间的板支承件。因此,两个加热板均可暴露于被加热的液体,从而可实现有效的热传递。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设置在板支承件的相反的两侧。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各自包括载有电阻层的基板。这使得与包括设置在两个接触板之间的PTC块的现有技术流加热器相比,能够具有更紧凑的设计。
电阻层可以是例如印刷层或通过其他方式沉积在基板上的层,例如,通过气相沉积。电阻层的厚度可为0.2mm或更小。因此,本发明的板状加热插入件及其包括的加热板可非常薄。
基板可以是陶瓷板,例如氧化铝板或一些其他电绝缘陶瓷板。基板也可以是导电的,例如基板可以是金属板,如铝板。如果基板是导电体,则可在金属板与电阻层之间设置电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改进中,板支承件是框架。框架可具有非常小的质量,使得加热插入件的重量和热容量相当小。例如,框架可具有与加热板的轮廓相对应的轮廓,使得加热板的边缘部置于框架上。框架的轮廓可围绕空的空间或由腹板交叉的空间。在任何情况下,框架均可为加热插入件提供减小其重量和热容量的中空空间。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
图1示出流加热器的剖视图;
图2示出流加热器的分解图;
图3示出流加热器的加热插入件的分解图;
图4示出加热插入件的框架;并且
图5示出加热插入件的加热板。
附图标记列表
1:入口;
2:出口;
3:壳体部件;
4:壳体部件;
5:流动路径;
6:加热板;
7:加热板;
8:板支承件;
10:基板;
11:电阻层;
12: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开水器及具有该电热开水器的铁路客车
- 下一篇:一种智能冷热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