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肋片换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8692.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彭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蔓极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F28F1/02;F28F1/04;F28F9/22;F28F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肋片换 热管 | ||
1.三维肋片换热管,包括带有内肋片(101)和外肋片(102)的三维肋片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肋片管(1)上设置有用于局部截流待冷却流体的截流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设置于所述三维肋片管(1)内,且所述截流部(2)外壁与所述内肋片(101)端部构成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外壁与所述内肋片(101)端部构成间隙量为0-5mm的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包括管(201),在管(201)内设置有截流板(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202)设置于所述管(201)的中部或所述管(201)的端部;当所述截流板(202)设置于所述管(201)的中部时,在所述管(201)中部完成截流,所述管(201)内所述截流板(202)两侧分别用于储存待冷却流体和已冷却流体;当所述截流板(202)设置于所述管(201)的端部时,在所述管(201)端部完成截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包括管(201),在管(201)内设置有弹簧(205),弹簧(205)一端固定,弹簧(205)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弹簧(205)自由端活动设置有密封部(206),当管(201)内密封部(206)两侧流体压力不超过规定值时,密封部(206)和弹簧(205)在管(201)内构成接触密封以实现截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设置于所述三维肋片管(1)外,且所述截流部(2)内壁与所述外肋片(102)端部构成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内壁与所述外肋片(102)端部构成最小间隙量为0-5mm的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多块板(203),板(203)外壁设置有壳体(4),壳体(4)与所述三维肋片管(1)外壁构成的空间(6)作为待冷却流体通道,所述三维肋片管(1)内腔作为冷却介质通道;在每块板(203)上同轴线设置有孔(204),所述三维肋片管(1)穿设于孔(204)内,孔(204)内壁与所述外肋片(102)端部构成间隙量为0-5mm的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部(2)包括外管,外管套设于所述三维肋片管(1)上,且外管内壁与所述三维肋片管(1)的所述外肋片(102)端部构成间隙量为0-5mm的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蔓极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蔓极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86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