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7132.0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4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容敬;须贝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F16C33/12;F16C33/14;F16C17/02;B22F1/00;C22C3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轴承 | ||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旋转精度且旋转波动小的烧结轴承。该轴承为具有轴承面4a的轴承,其由将原料粉末10成形、烧结而成的烧结体4”构成且具有300MPa以上的径向抗压强度,所述原料粉末10含有使铜粉13在铁粉12的表面部分扩散而形成的部分扩散合金粉11、作为低熔点金属粉的锡粉14和作为固体润滑剂粉的石墨粉。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3/078686,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380055147.4,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进入日为2015年04月22日,发明名称为“烧结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轴承。
背景技术
烧结轴承为具有无数内部孔隙的多孔质体,通常在内部孔隙中浸渗有润滑流体(例如润滑油)的状态下使用。这种情况下,在烧结轴承及插入到其内周的轴相对旋转时,保持在烧结轴承的内部孔隙中的润滑油随着温度上升而渗出到烧结轴承的内周面(轴承面)。并且,利用该渗出的润滑油,在烧结轴承的轴承面与轴的外周面之间的轴承间隙内形成油膜,从而使轴以相对自由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
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作为以铁和铜作为主要成分的铜铁系的烧结轴承,记载了通过将在铁粉上包覆有10质量%以上且小于30质量%的铜且使粒度为80目以下的覆铜铁粉进行压粉、烧结而成的烧结轴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135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本发明人进行证实的结果表明,在将应用了专利文献1的技术手段的烧结轴承用于振动电动机的情况下,旋转波动增大。认为这是由于,在将覆铜铁粉进行压粉、烧结而成的烧结轴承中,铁相(铁组织)与铜相(铜组织)的网络强度低,因此轴承面早期地发生磨损。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旋转精度且旋转波动小的烧结轴承。
解决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的振动电动机是指在例如手机等移动终端中作为报知电话的来电、邮件的接收等的振动器而发挥功能的电动机,通常,如图1所示,形成为通过利用电动机部M使安装在轴3的一端的锤(偏心锤)W旋转而使便携式终端整体发生振动的构成。近年来,作为支承振动电动机(的主轴)的轴承,正在研究使用紧凑且肃静性优异的烧结轴承。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烧结轴承4(41、42)时的振动电动机1的主要部分的图,图示例中,向电动机部M的轴向两侧突出的轴3的两侧由圆筒状的烧结轴承4(41、42)自由旋转地支承。锤W侧的烧结轴承41配置在锤W与电动机部M之间,该锤W侧的烧结轴承41以相较于与锤W相反的一侧的烧结轴承42而言壁更厚且直径更大的方式形成。两个烧结轴承4(41、42)均在内周具有轴承面4a,通过压入等手段固定在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壳体2的内周。
该振动电动机1中,当轴3旋转时,受到锤W的影响,轴3在沿着轴承面4a的整个面转动的同时旋转。即,在通常用途的烧结轴承中,轴3以向重力方向偏心的状态旋转,但在振动电动机用的烧结轴承4(41、42)中,如图2所示,轴3以使轴中心Oa相对于轴承中心Ob不仅向重力方向偏心而且向所有方向偏心的状态旋转。
近年来,考虑到在所谓的智能手机等上的搭载,要求振动电动机进一步小型化。在使振动电动机小型化的情况下,电动机功率的增大存在极限。为了在这种状况下也确保预定的振动性能,通过使电动机高速旋转(10000rpm以上)或者增大锤W的偏载来应对,振动电动机用烧结轴承4的使用条件趋向于变得更加苛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