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螺旋形金属臂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耦合的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7643.2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臻;罗国清;潘柏操;蔡本庚;钱雅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3/00 | 分类号: | H01P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螺旋形 金属 人工 局域 表面 离激元 耦合 传输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螺旋形金属臂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耦合的传输线。包括介质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周期相连的亚波长金属结构单元,每一个金属结构单元由两根、三根或者多根螺旋金属臂组合而成;相邻金属结构单元之间呈对称、反对称方式分布,用于远距离传输具有高束缚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本发明采用普通的PCB工艺制作,加工方便,具有小型化、高隔离、高传输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电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金属螺旋形臂结构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耦合的传输线。
背景技术
在光波段,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mson,SPs)是指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和入射波相互作用后发生的集体振荡。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特殊的电磁表面波,其主要特征有:一、电磁波的场强在金属/介质交界面的垂直方向呈指数衰减;二、电磁波的能量被束缚在交界面附近的亚波长范围内;三、在交界面附近会出现局域场增强现象。根据传播特性的不同,表面等离激元可以分为在金属/介质交界面上传播的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Plasmon Polaritons,SPPs)和局域在金属颗粒附近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ocalizedSurface Plasmons,LSPs)两种。其中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对周围环境极其敏感,并且能将电磁波束缚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带来巨大的场增强效应。在一维周期排列的亚波长金属颗粒上,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之间会发生相互耦合,这种相互耦合能够传递电磁波能量。由于金属颗粒的具有亚波长的特性,所以这种一维周期亚波长金属颗粒的电磁能量的传输方式在新型光学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但是,金属只有在近红外和光波频段才能呈现出等离子体(Plasma)的性质,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表面等离激元。而在低频(如微波、太赫兹波和远红外)波段金属的介电常数趋近于无穷大近似为完美导体。当电磁波遇到完美导体时会被反射无法进入导体内部,所以金属表面对低频波段电磁波的束缚就非常弱,无法形成表面等离激元表面波。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通过人工电磁材料的设计能够在低频(如微波、太赫兹波和远红外)波段实现类似的表面波,被称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Mimicking SPs或者Spoof SPs)。这种表面波有着与光波段表面等离激元类似的局域和亚波长束缚特性,可以在低频波段实现诸如器件小型化及各种潜在应用。因此,由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实现的传输线能够成为下一代电路系统的希望之一。
目前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结构,主要包括直金属臂构成的单元等结构,这些结构只能产生电谐振模式,从而其构成的传输线只能传输电谐振模式。通常来说磁谐振模式的传输性能更优于电谐振模式,本发明所设计的金属螺旋臂单元,能够同时传输电谐振和磁谐振模式,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首次通过金属条连接相邻的单元结构,为单元结构提供传导电流的交互途径,能够有效的提高单元之间的耦合,从而提高传输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波长、高束缚、高传输性能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耦合波导,并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波导型传输线的电路。
一种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之间耦合效应的波导型传输线,包括介质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周期相连的亚波长金属结构单元,每一个金属结构单元由两根、三根或者多根螺旋金属臂组合而成;相邻金属结构单元之间呈镜像、反镜像方式分布,用于远距离传输具有高束缚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所述金属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螺旋形金属臂。
所述介质基板采用PCB板、硅基底、石英基底、或聚酰亚胺基底。
金属螺旋臂构成的单元结构能够等效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结构。在电磁波的激励下,金属螺旋臂构成的单元结构会产生电谐振和磁谐振的模式。当单元结构靠近并相连时,谐振模式之间会发生传导电流的相互耦合。本发明将金属单元结构呈一维周期排列并相连,电磁波在相邻单元之间相互耦合并进行能量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导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片集成槽间隙波导结构